陳先生曬出被打照片。
當事飯館。
陳先生曬出的賬單。
相信大家對去年四川游客青島遭遇38元一只的“天價蝦”還記憶猶新。這不,剛剛過去的新春佳節里,又有游客稱遭遇了。
近日,江蘇常州游客陳先生發微博稱,春節和家人在哈爾濱過年,大年初二晚上被導游帶到一家名為北岸野生漁村的餐廳,共點了三種魚,一頓飯下來竟花了一萬多元。不僅如此,陳先生還稱被店家威脅。
事情經過究竟是怎么樣的?記者與當事人陳先生取得聯系。陳先生向記者講述了事情的來龍去脈。
事情發生后,哈爾濱市松北區市場監督管理局辦公室主任朱先生表示,“我們從松北區公安局那里得知了陳先生的遭遇。14日早上,我們松北區市場監督管理局已經成立調查組去事發飯店調查取證了。”
目前,哈爾濱市市場監管局已對此介入調查。另據《北京青年報》報道,該報從松北區公安分局政治處了解到,松北區區委宣傳部將于2月15日就此事的調查結果向社會發布公告。
微博曝料/
一份鐵鍋魚被要價5000多元
這兩天,常州游客陳先生的一個投訴微博引發了不少網友關注。微博發布于2月11日,在微博中,陳先生留下了自己的姓名和電話號碼。
陳先生自稱,今年春節在哈爾濱過年被宰1萬多元,“親身經歷,告訴大家千萬當心。”微博中,陳先生敘說了事情的經過。陳先生說,2月9日晚,他們一行被導游帶去哈爾濱一個名叫“北岸野生漁村”的地方吃飯,被宰1萬多。2桌,貴不說了,他們亂寫魚的斤兩,明明10斤4兩,結賬14斤。與店方理論,結果店方沖出一大幫人“打我們”。以下照片為證,希望大家幫我轉發下,以免去東北的朋友們上當。更希望大家幫我轉發,討回公道。”
陳先生的微博照片里,有一張是結賬小票。小票顯示結賬時間是2月9日晚9點13分。結賬顯示應付金額是10302元,一共11個菜,一個果盤,3個酒水飲料,一個鍋底。小票上,花卷2份32元,青拼3份84元,茶樹菇2份64元等等,這些看上去似乎都很正常。
讓人驚訝的是三份鐵鍋燉。一份名為“雅羅鐵鍋燉”,單價是298元,數量是5.58斤,價格是1662.84元。“趕條魚中段鐵鍋燉”,單價同樣是298元,數量7.65斤,價格是2279.7元。最貴的還數“鰉魚中段鐵鍋”,單價高達398元,數量是14.4斤,價格高達5731.2元。
當事人說/
問題出在那個鰉魚的斤兩上
2月13日晚間,記者與陳先生取得聯系,他尚在東北。陳先生告訴記者,他和另外四家人一共20人通過旅行社組團到東北玩。到了哈爾濱游玩后,2月9日晚,他們去導游推薦的飯店,即他在微博中投訴的北岸野生漁村吃飯。
陳先生說,他們一行20來個人,里面小孩有6個,還有6個年紀大的老人,開了兩桌。對于魚的價格,陳先生表示,他們是認可的,“點菜的時候,他們把價格跟我們說了,我們沒有意見。”
陳先生說,問題出在那個鰉魚的斤兩上。“我們當時有兩個人看到的,鰉魚稱下來是10斤4兩,結賬下來卻要14.4斤。相差1500多塊。”
陳先生說,讓人氣憤的事情在后面。結賬的時候,他們和店方理論,說斤兩不對的時候,對方竟一下子沖出來幾十個人,“廚房里燒飯的都沖出來了。”
“我們一起吃飯里,有位年紀大的(老人),看不過去,就上前說了兩句,沒想就被他們按倒在地上。”陳先生說,對方不僅態度囂張蠻橫,還動手打人,“包括我自己在內,也被他們按倒在地打。”
陳先生說,微博中有一張照片頭頂部有紅點的,就是他被打傷的地方。“好在大家只受了點皮外傷。”陳先生說,后來報了警。
警方到場后,陳先生表示,警方告訴他們雙方都去派出所處理。“我們是外地來旅游的,誰也不想造成這樣的結果。只能勉強答應調解結果,飯店方面同意給賬單打7折。”陳先生還表示,他會向哈爾濱當地相關部門投訴此事,同時,在微博上發這個帖子,也是為了提醒其他游客。
飯店回應/
當事飯店:早已告知價格斤兩
2月14日中午,陳先生刪除了自己先前發的微博,隨后他又發微博表示,“發帖目的是想告訴大家,以后出游千萬要小心,以免受損失。”他還希望“不良商家也改變下經營方式”。
對于陳先生的說法,當事飯館并不認同。據《黑龍江晨報》報道,當事飯店的趙經理介紹,9日19時左右,有20名外地人進飯店就餐,當時顧客點了三種魚,服務員告訴了斤數、還有價格。結賬的時候,一名顧客就已經喝多了,說魚沒有14斤4兩,為此雙方發生了不愉快。
趙經理介紹,這名顧客在網上曬出的賬單是10302元,打折的部分沒有發出來,打完折后,實際收款7200元。飯店有監控,從監控上可以看出最后的付款金額。
針對結賬單上的花卷數量2、價格32元,一些網友進行了吐槽。趙經理解釋,數量2不是2個的意思,是2盤一盤里有6個大花卷。對于工作人員是否打人?趙經理解釋說,當時一名女顧客揪著服務員的脖領說點菜點的不對,至于打沒打人,當時她也不清楚,因為當時雙方都亂成了一團。最后,飯店也報了警。
另據《揚州晚報》報道,飯錢是由陳先生微信轉賬到導游手機中,再付給飯店的。記者從女導游在與陳先生的聊天記錄中看到,她承認飯店存在宰客行為,一直對自己沒有保護好團員一事道歉,表示自己是一個“不稱職”的導游。據了解,陳先生是通過常州當地的一家旅行社報的團,目前正在和旅行社交涉中。
當地聲音/
明碼標價,管不了炒高價格
據人民日報微博報道,哈爾濱市松北區市場監督管理局工作人員2月14日表示,已查實餐廳系明碼標價,但無法管理餐廳是否“故意提價”,尚未聯系上消費者以證實被騙斤兩,目前已對餐廳的秤是否有動手腳進行調查,結果尚未出。
“我們當地老百姓平時吃的鰉魚,也就幾十塊(一斤)。他們吃的是不是鰉魚,或者是普通鰉魚還是極品鰉魚也沒辦法確定,要請專家鑒定。”松北區市場監督管理局投訴平臺工作人員表示。
記者與哈爾濱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取得聯系,該局一位張姓人士介紹,哈爾濱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已從網上看到了陳先生投訴一事。目前,市場監管局正在對此事展開調查,調查結果也將盡快向社會公布。
據人民日報微博報道,松北區市場監督管理局辦公室工作人員稱,市場監督管理局無法管理店家是否故意將價格炒高,“即便是幾十塊錢的魚被炒到了幾百塊,只要明碼標價,我們也管不了。我們能管的只能是按照法律要求店里明碼標價,消費者看到價格接受了,一個愿打一個愿挨也沒辦法。”
“14日已到店里確認,是明碼標價。”上述辦公室工作人員表示,目前已將店里的秤送去檢查,是否被動手腳目前尚不清楚。
網友惡評/
食客紛紛反映相似被宰經歷
涉事的北岸漁村位于哈爾濱市松北區,位于一個叫新新怡園的住宅小區的門市房中。據《北京青年報》報道,幾位哈爾濱當地人表示,這家名為“北岸野生漁村”的餐廳位于哈爾濱著名旅游景區冰雪大世界的附近,而此處所在的松北區被稱為“旅游區”,主要是在冬季接待賞玩冰雪的外地游客,因此物價相比其他區高出很多。“我們很少去江北(松北)吃飯,因為太貴了,不劃算。”哈爾濱當地人李女士說。
至于398元一斤的鰉魚,當地人表示,鰉魚又名鱘鰉魚,主要產于黑龍江水域,野生的鱘鰉魚為瀕危物種。真正的鰉魚非常少,價錢也非常貴,根本不可能吃到,吃到的也大多不是真正的鰉魚。
此外,《北京青年報》記者在多個點評網站上看到,給事發餐廳“北岸野生漁村”打出極低評分一兩星的網友不在少數。許多評價的網友指出,來“北岸野生漁村”是被導游或者出租車司機帶來的,店內的消費確實很高,兩個人就餐花費可能就要千元以上。
在某美食點評網站上,食客們也紛紛反映該店存在宰客行為,不少游客都遭遇了與陳先生相似的經歷,“一點菜就是2000多。”、“價格貴,味道一般,真是被騙進去的。”、“如果自己掏錢千萬別去,飯沒吃好嚇都被嚇死了。”類似點評屢見不鮮。
一個問題/
到底是什么魚類,動輒要三四百元一斤?
鰉魚,是鱘魚的一種,主產于黑龍江水域,身軀龐大,一般體重50-100公斤,大者可達1000公斤,為大型食肉性魚類,有淡水魚王的美稱。有媒體咨詢哈爾濱當地多家主打魚類消費的餐廳,得知鰉魚每斤售價在80元至100多元不等,此外還了解到當地市場鰉魚活魚價為每斤幾十元。售魚者表示,鰉魚并不是很稀有的品種。
因為陳先生吃的幾種魚在市場上鮮見銷售,所以無法通過實體店進行比價,只得通過網絡進行查詢。搜索發現,此次爭議焦點398的鰉魚在網絡上的售價在115元/斤上下,僅有該店價格的四分之一多點。
“不按斤買的,一份半斤也就60多元”,一餐廳工作人員告訴記者,鰉魚無刺、骨脆,最受顧客歡迎,“不知道這家店加了什么賣398元一斤,的確不是常規價格”。
那么,陳先生吃的那幾種魚,價格到底算不算貴?就此,記者詢問了幾位做水產生意的老板。一位做水產生意的顧老板表示,魚有養殖的,也有野生的,價格不同。“單純從價格上說,是不是算特別貴不太好說”。
【立即評】
不一樣的“天價”,相似的執法缺陷
朱昌俊
青島“天價蝦”事件之后,有關“天價”的新聞,總容易刺激公眾的神經。嚴格說,該起事件,其實并非僅僅只是簡單的“天價魚”事件,而是至少包含兩層爭議。
首先是,“結賬時發現此前稱重10.4斤的鰉魚,變成了14.4斤”是否屬實,也即店家是否存在缺斤少兩的行為;其次則是,單價高達398元/斤的鰉魚,是否稱得上違規“天價”。從目前事件的進展來看,當地相關部門已經確認,該店確實是“明碼標價”,而至于店家是否在秤上做了手腳,還需要進一步調查。然而,只要是明碼標價就是否稱得上是正當行為,仍存爭議。當地市場監督管理局認為,“只要明碼標價,我們也管不了”。但法律人士表示,經營者不標、錯標、漏標或不按規定方式標價,或者標注的價格經查遠超正常的市場價,也可被視作非明碼標價,須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也即,如果證明398元/斤的定價確系遠超正常的市場溢價,該店其實也算違規。
從青島“天價大蝦”到這次哈爾濱“天價魚”,天價現象難絕,固然反映了部分市場經營者的營商心態不正,但從事件中管理部門的表現來看,執法上的被動和執法標準的模糊,恐怕才是導致不正當的市場經營有恃無恐的關鍵原因所在。
至少,由“天價大蝦”事件中各執法部門的推諉卸責,到此次事件中管理部門“只要明碼標價,我們也管不了”的回應,不免都讓人看到了某種相似的執法缺陷。《現代快報》、《揚子晚報》供稿綜合《北京青年報》、人民日報微博等
更多精彩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