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人節來臨,南京市場上盒裝玫瑰熱銷。新華報業視覺中心記者 宋寧 攝
今天是春節長假之后的首個上班日,也是一年一度西方情人節。一項“問卷星”調查顯示,六成南京人已備好了禮物,但面對情人節消費也趨于理性,多數人花費僅在千元內。而如果你只準備鮮花、巧克力、情人節晚宴,可能會被稱為無創意,效用度也自然降低許多,傳統禮物也正逐步被個性禮物和安排取代。
單身族期待驚喜 已婚族內心打鼓“還能收到禮物嗎?”
2月14日是春節長假之后的首個工作日,也是一年一度的西方情人節。面對情人節,單身狗、未婚族或者是已婚族都有著不同的期待。90后的安女士在南京一家外企工作,她告訴記者,西方情人節也是愛意表達日,雖然作為單身女性,也很期待能在這一天收到禮物,辦公桌前的花束越多,說明人氣越高,內心也將更為幸福。“一場魅力比拼賽,可能就將在上班第一天上演。”安女士說,由于所從事的行業女性職員為主,每年情人節都是一次單身族的人氣比拼。
“期待能收到一份驚喜的禮物。”今年下半年準備完婚的史女士對記者說,春節期間已到“準丈夫”家拜年了,并且兩家人已約定在今年9月份完婚。“認識他已經有2年了,每個情人節和重要節日都能收到禮物,但除了花還是花,內心還是希望有一些驚喜。”史女士說。
相比單身族渴望被追求、未婚族期待有驚喜禮物,不少“已婚族”則是內心打鼓。“不指望他能送我幾千元的禮物,只求能有一個小禮品即可。”在一家金融公司工作的趙女士在2012年便結婚了,但之后3年的情人節,她沒有收到過一次情人節的禮物,“婚前逢節必有驚喜,婚后逢節就有遺憾,這讓自己心里挺不好受的。”趙女士對于如此變化嘆息道。她希望,“在新年上班第一天能有一些變化。”
星級酒店情人節“千元宴”不受待見 消費變理性了
面對西方的情人節,人們比以往有了更深的理解,消費行為也發生了變化。“問卷星”的一項調查顯示,多數人在“情人節”消費是理性的。在關于“你在情人節消費預算會有多少”的問題時,六成人的消費金額在1000元之下,其中,43.08%的被訪者稱,消費會在500元之內,16.92%的被訪者消費在501元到1000元之間。不過,記者也注意到,也有30.77%的被訪者消費預算金額在1000元到2000元的檔次。業內人士稱,從整體消費額來看,人們面對情人節消費不再盲目,正以更理性的方式度過這個節日。
據悉,外出吃近千元的西餐人群占比不多,僅占到了23.08%,更多人期待能在家中小聚,已婚族杜先生說,每年情人節都會過,禮物也會準備,但不會去星級酒店吃千元的情人節晚宴,到大超市買瓶百元的佐餐紅酒,再買兩塊牛排,用黃油煎著吃也是一種幸福。而未婚族史女士說,不會去高星級酒店品大餐,浪費錢又不實在,不如去一些價格不高的小餐廳。而未婚族陳先生表示,已經約了些“單身狗”,以AA制的方式租一個KTV包廂唱上幾小時,人均花費不到100元。
傳統禮物或討不到歡心 七成人期待個性禮物
人們談到情人節就會自然想到鮮花、巧克力等傳統禮物。然而,對于傳統禮物的審美疲勞,可能讓你討不到心愛人的歡心了。“問卷星”的調查顯示,多數人對傳統禮物的心里感受正發生悄然變化。在關于“情人節,你最期待得到或準備送出的禮物”問題時,期待得到鮮花、巧克力等傳統禮物的被訪者占比僅為13.85%,而期待得到鉆石、黃金首飾等貴重禮物的占比也僅只有15.38%的比例,而期待得到個性化的禮物占到了七成以上,達到了70.77%。調查顯示,親手制作、有創意的禮物最受80后、90后的追崇。
記者 黃陽陽
更多精彩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