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北京2月12日電(唐平) 《牡丹之歌》、《在那桃花盛開的地方》都是歌唱家蔣大為膾炙人口的佳作,但他真正達到家喻戶曉、老少咸宜程度的一首作品卻是由閻肅作詞的《敢問路在何方》。一談起閻肅,蔣大為的記憶里充滿了深情的回憶。當年,蔣大為臨危受命演唱《敢問路在何方》,并未來得及與閻肅第一時間交流。許久之后,閻肅對他用上滑音來處理高潮部分很意外也很驚喜,并贊其為“點睛之筆”。
曾贊蔣大為唱法“點睛”
1986年,電視劇《西游記》播出,然而片尾曲《敢問路在何方》卻一直沒選定合適的演唱者。正當制片人楊潔一籌莫展時,同在央視老錄音棚為《林海雪原》錄制主題歌的蔣大為進入大家視線。“那就試試吧”,沒想到這一試得到了所有人的認可,當晚楊潔在拿到試音帶時聽得熱淚盈眶。于是,這個試音版在《西游記》中一直播放到25集,之后才由蔣大為重錄了正式版。因為倉促上陣,蔣大為并未來得及與詞作者閻肅溝通,按他的說法就是,“當時并未體會到這首歌有多深,對它折射出人生意義的層面并沒有過多考慮”。
許久之后,蔣大為終于有機會和閻肅接觸,在與這位原作者的交流過程中,他慢慢理解、悟到了《敢問路在何方》的深意。“在與閻肅多次交流后,我發現這首歌表面是寫師徒四人去西天取經,實際上寫盡了人生,閻肅把它上升到了人生哲理的高度。”蔣大為說,歌曲中的“一番番春秋冬夏,一場場酸甜苦辣”這兩句,他在演唱時做的特殊處理受到了閻肅的贊賞。“一番番、一場場這兩個調上我用了上滑音,當時唱就覺得不應該單純唱出來,而是要吶喊出來。閻肅是在用對生命的感悟來寫這首歌,我也要用對生命的理解來唱這首歌。閻肅說沒想到我會這么唱,處理地非常秒,真是畫龍點睛。”
閻肅說話直白但不挑刺
近些年來,蔣大為與閻肅碰面的機會更多是在電視節目的評委席上,比如央視青歌賽、陜西衛視的《歌從黃河來》。在很多時候,評委席上的閻肅聽歌時閉目頷首,隨歌合拍的動作為觀眾津津樂道。對此,蔣大為也看在眼里,也理解得深刻。“他是一個非常認真,也非常幽默的老人家。按道理以他的資歷應該正襟危坐,可他聽到音樂會情不自禁地手舞足蹈、搖頭晃腦、打著拍子,這可見他很投入也葆有一顆童心。閻肅是很開心、快樂地去當評委,而不是僅僅去完成一項任務。”
蔣大為還指出,這些音樂節目經常有很多孩子、業余歌手、農民歌手參與,即使非專業的演唱,閻肅也聽得認真,說得仔細。“由于他們是非專業的,僅是音樂愛好者,我們不好意思說得太深,多是以鼓勵為主。老人家比我們敢說話,雖然話很直白,但并不是挑刺,而是從愛護的角度出發,去幫助他們改正,讓他們獲得提高。” (來源:人民網-文化頻道)
更多精彩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