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點開張到下午5點,我們都在一直演。有時候沒人來坐轎,但我們的樂隊不能停啊,不然誰知道這兒有啥玩把戲。”劉兆豐一邊把弄著手里的小鈸,一邊念叨著招徠廟會游客的小“招數”,偶爾他也會走下臺階竄到人群里去吆喝兩聲。不一會兒,循聲而來的阿姨換好新媳婦的行頭,登上了“八抬大轎”,晃晃悠悠兩圈,幾番催促阿姨都不肯下轎,“咋這么快啊,沒過足小媳婦兒的癮呢!”
老劉笑瞇瞇地開玩笑道,自己家娶兒媳也沒有坐成轎子,當時也沒有露一手吹吹打打的功夫,“農村娶媳婦兒也是坐小汽車兒,城里人看著就更新鮮了。”作為冀東南的深州市下博村土生土長的莊稼人,“打工爺爺”老劉是這次表演隊里最年長的一位,他充當了樂隊的主力,既會敲鼓也會小鈸。“這活兒比在家打零工輕松得多,零工都是計件,在這兒,我一個人能頂好幾個。”平日在家除了要種15畝地外,老劉還會去50里外的鐵絲廠打零工補貼家用。
文/本報記者 劉旭 攝影/本報記者 魏彤
更多精彩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