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里屯派出所民警孫加庚在執勤中。
昨天是除夕夜,三里屯派出所的民警孫加庚卻比平時更加忙碌。不僅要上崗巡邏,還遇見一名丟了5000元過節費的市民,他跑前跑后地幫著尋找,忙得甚至沒吃上午飯,所幸認真終有回報,這筆錢分文不少地交回失主手中。“雖然不能回家過年,我并不覺得寂寞。”孫加庚說。
人流減少上崗巡邏不怠慢
昨天早上10點,北京晨報記者來到三里屯太古里,往日這里人頭攢動,但這天卻格外冷清。孫加庚匆匆忙忙地從太古里西側向警亭趕來。“剛剛一個顧客在火鍋店吃飯,把手給燙了,和店家吵了起來。我勸了勸,和解了。”天氣寒冷,可孫加庚卻急出一頭汗。
說罷,他穿上“八大件”,戴好帽子,“走,咱們到點上勤了”。他帶著輔警小張和記者到太古里廣場前巡邏。“別看現在這里的人少,可也不能掉以輕心。”孫加庚告訴記者,每年這個時候,都有市民試圖攜帶違禁物品出京,還有試圖逃回老家的網上在逃人員。“我們就更不能馬虎”。孫加庚和小張在廣場上不斷巡視,筆直的身姿引得不少路人拍照。
他上下樓27趟調取監控
結束了兩小時的上勤,孫加庚剛回到崗亭準備喝口水休息一下,卻有一中年女子急得滿臉通紅找上門來。“警察同志,趕緊幫幫我吧。”說著,她就紅了眼眶。孫加庚趕緊給她倒了杯水,緩解情緒,讓她坐下說。原來,這名叫小燕的女子是河北人,前天路過三里屯時,發現身上背的書包壞了,就臨時在商場買了一個新包換上,隨手將舊書包扔進垃圾桶,等她回到家才想起來,放在舊書包夾層里的5000元錢忘了取出來,“這可是我今年的過節錢啊”。
聽完小燕的講述,孫加庚立即帶著她找到丟書包的垃圾箱,又調取了周圍商戶的監控錄像。無奈附近商戶的監控都無法清晰地看到垃圾桶附近的情況,孫加庚又來到二樓、三樓,不斷尋找其他監控。記者粗略一數,兩小時內竟然跟隨他上下樓27趟,調了3個多小時的監控錄像,直累得腰酸腿疼口干舌燥,可孫加庚卻沒一句怨言,“咱們得抓緊時間,失主現在很著急,馬上過年,必須幫她把錢找到。”
幫失主找回過節錢
終于,下午3點多,孫加庚在二層一間商店的監控錄像中找到一段相對清晰的監控,其中可以清楚地看到,是負責清理垃圾桶的清潔工人將書包撿走了。孫加庚顯得特別興奮,“總算有了眉目,咱們這事兒成一半了。”說完,他一路狂奔到清潔站,找到這名清潔工。
誰料這名清潔工卻稱她把書包扔到了回收站,沒發現其中有錢。經驗豐富的孫加庚卻從對方的言談和神情中發現不對頭,更加仔細地詢問撿書包的時間、將書包扔到回收站的時間,不斷細化問題,多次反復詢問。清潔工自己也發現自己所說的時間相互矛盾。“你看,大家都不容易,馬上春節了。誰不想過個踏實年。大家都喜歡錢,但是人家的過節錢救命錢咱可不能拿啊。”孫加庚耐心開導著清潔工。
在近4個小時努力后,清潔工終于承認是她拿了錢,并把5000元還給小燕。小燕從孫加庚手里接回錢,半天沒說出來話,非要把2000元當作感謝費給他。孫加庚哭笑不得,反復拒絕,“您不是就來找錢的嗎?怎么找到了還把錢給我啊?咱們當警察的就是給老百姓解決難題的,趕緊把錢收好,回家過年去吧。”小燕看著記者,不斷重復著“這真是個好警察啊”。而她不知道,忙了一天,孫加庚連午飯都沒來得及吃。“特有成就感,一點不餓。”孫加庚憨笑著說。
北京晨報記者 張靜雅/文
首席攝影記者 吳寧/攝
記者手記
從早到晚,孫加庚的手機就沒閑著,那可不是微信紅包或聊天,顧客和商家鬧糾紛了,找他;顧客遺失物品了,找他;商家丟失貨物了,找他……只要是有困難,太古里的人似乎都來找他。記者跟隨他一天的工作,終于知道什么叫作“小事累死人”。孫加庚每天都在跑前跑后中度過了。他說,從警二十年就沒有胖過,全是累的,“我是警察叔叔,有困難就得找我啊”。就是因為有了他這樣的民警,市民才心里踏實,只要有困難,就會想起來“警察叔叔”。
更多精彩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