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方抓捕犯罪嫌疑人。
公司老板突然加了女會計的微信,女會計毫不猶豫地通過之后,就按照“老板”的指示,匯出去68萬多元。南京秦淮警方接到報警后,立即展開偵查,通過一個月的艱辛工作,南下廣西,終于搗毀了一個以微信為詐騙工具的詐騙團伙,現場繳獲涉案銀行卡近千張,凍結資金50余萬元。目前,6名犯罪嫌疑人已經被警方刑事拘留,案件正在進一步處理中。
案情回顧
頭像手機號都對得上 會計向“老板”轉賬68萬
去年12月中旬的一個晚上,江蘇南京秦淮區某公司的會計李某在玩手機時,手機微信突然收到一條公司老板加自己微信的申請,看到申請人的頭像是自己老板,申請號也是老板名字的拼音縮寫和手機號碼,她毫不猶豫地接受了申請。
幾天后,李會計突然收到“老板”的一條微信,說有一筆加急款需要支付。李會計就根據“老板”給的銀行賬戶,準備著手匯款687000元。根據公司的財務制度,李會計寫了一個付款申請送到了財務總監徐某的手中。徐某隨即也通過微信向“老板”進行了咨詢,“老板”通過微信表示,確實有這筆錢需要支出,并要求徐某立即簽字,盡快打款。
于是徐某和李某一起將687000元匯了出去。沒過多久,“老板”又發來微信,讓李某再匯100多萬元到另一個賬戶里。就在這時,老板吳某剛好回單位。李某一說匯款的事,老板表示自己沒有要求匯款,也沒有發微信給李某。這時,意識到可能被騙的李某趕緊拿來手機跟吳老板核實。吳老板發現,加李某微信的人與自己的微信號只有一點不同,就是一個是手機號碼,一個是名字縮寫加手機號碼,其他都是一模一樣。而財務總監徐某怎么也會同時收到“老板”要求匯款的要求呢?原來與李某受騙的方式如出一轍,騙子也用同樣的方式加了徐某的微信。這時李某才知道被騙了,趕緊向南京秦淮警方報案。
詐騙窩點設在宗族祠堂 警察“快遞哥”憑網線鎖定嫌疑人
案發后,南京警方迅速成立專案組,省公安廳還將此案作為掛牌案件督辦。警方發現,詐騙嫌疑人藏身廣西賓陽,并很快就明確了主要嫌疑人羅某的身份。趕赴賓陽后經過多日排查,專案組發現嫌疑人已經躲進當地一處偏僻村莊內,村口有人和狗放哨,外人很難進入。怎么辦?偵查員巫凱和姜登峰靈機一動,在當地快遞公司借了幾套快遞員的服裝,以快遞員的身份混進了村子。
1月24日,在村子里“送”了近一個月快遞的偵查員終于發現了一條非常有價值的線索。在村里的宗族祠堂門口,不是重要的祭祀日子,卻總是有人頻繁地出入。通過進一步偵查,警方發現在祠堂外邊居然通了一條網線。因此,偵查員分析這里很可能就是窩點!當晚,在當地警方配合下,專案組民警沖進祠堂,果然發現幾個人正在昏黃的燈光下“聚精會神”地用電腦上網,羅某正在其中。
將羅某抓獲后,專案組很快將該詐騙團伙中負責轉賬的陳某抓獲。隨后警方兵分多路蹲守在周邊城市的ATM自助取款機旁,在一天深夜將負責取款的兩名車手抓獲,在兩人身上還搜出用于偽裝的“人皮面具”。到第二天凌晨3點,操盤手阿胖也被警方抓獲,至此該詐騙團伙被警方一網打盡。
騙局揭秘
5個“Q仔”小組分工精密
“采購組”買來盜號軟件,“研判組”分析好友關系
在抓獲以羅某為主的詐騙團伙所有成員后,嫌疑人羅某的妻子廖某跟警方交代,在賓陽,通訊網絡詐騙團伙成員一般被當地人稱為“Q仔”,而在高發地廖寨村的詐騙團伙成員被稱為“廖寨哥”,不管是“Q仔”還是“廖寨哥”在行騙過程中一般會分為4到5個“小組”。
“采購組”
主要負責購買盜號軟件。
盜號軟件不盡相同。購買了盜號木馬,就等于有了武器,而怎么去使用武器,也就是說去盜號,詐騙者方法不一。有的需要對方打開文件的盜號軟件相對便宜,而有些迷惑性強的網頁木馬則比較貴。
“撒網組”
主要負責廣撒網,將病毒鏈接發給QQ用戶,誰好奇點擊誰就中招。
“研判組”
主要負責將搜集到的QQ用戶資料及聊天記錄進行分析研判,篩掉一些沒有利用價值的用戶人群,留下學生、會計等重點目標。
詐騙分子通過查看重點對象的好友,分析之間是什么關系、情況。比如,有的人習慣在自己的QQ資料上寫“某某會計”,又或者被詐騙分子看到聊天記錄上有“上個月得多少數額,已經打入,請查收”等信息,便“量體裁衣”,冒充老總在QQ上要求財務人員匯出“急需”款額。
“策劃組”
這個小組主要是進行劇本寫作,一般同一個劇本都是一個村共用。
這種劇本非常詳細,“受害人可能有很多種回答方式,所以針對每一種回答,劇本上都寫了應該如何對答,才能博得信任。因為有劇本,所以他們能回答得很快,這才容易讓人相信。這種劇本甚至會在多個詐騙團伙之間買賣。”
詐騙的最后一個環節是取錢。當地人稱之為“車手”,他們負責詐騙取現,風險最大,通常會分到詐騙款10%-30%不等。
讓辦案民警吃驚的是,為了不被人發現,詐騙團伙里負責取錢的“車手”竟然戴著“人皮面具”(如圖)作偽裝。
“取錢組”
對話90后“Q仔”阿杰
“包郵區”是我們的“業務”重點
打電話就能核實,也有人識破騙局反來“調戲”我們
記者:你怎么想起干這行的?
阿杰:我沒讀過什么書,但看到身邊的人干這行都開上了豪車,就有點眼紅。
記者:你們一般選擇騙什么樣的人?
阿杰:主要是企業里的會計,搞到一筆都是大錢。
記者:這件案子你怎么干的?
阿杰:很簡單。先在招聘網站上找招聘公司的郵箱,然后向郵箱發信息稱想跟公司合作,需要公司的通訊錄。有的公司發來通訊錄就對其中的老總和會計進行詐騙,加他們的微信,冒充老板要求會計匯錢,以前都用QQ,現在微信用的人多,改用微信了,而且微信成功率更高。
記者:成功率有多高?
阿杰:看運氣吧,一般萬分之一,有的人騙一個月都成功不了一起。現在很多人防范意識比較高,很快就能識破我們的伎倆,還會在網上對我們進行調戲和辱罵。
記者:你講講,如果你是個會計,怎么防你們這種詐騙?
阿杰:就是觀念和制度,只要有這個意識,再加上公司財務制度完善,就不會上當。現在很多人以為“只要不貪就不會上當”,其實已經有點過時了,關鍵還是意識。我們這種詐騙手段,只要打個電話核實就露餡了。另外現在很多公司都是老板說了算,沒有完善的財務制度,只要老板一個短信、一個微信,會計就把錢匯了。如果有制度必須簽字、打電話確認就騙不到了。
記者:那你們會不會升級詐騙手法?
阿杰:沒有,只是外殼在變,內容沒變,還是那個劇本,那個道具。只是我們也會與時俱進,比如前面播《羋月傳》,我們就在網上制作“羋月傳全集下載”的木馬壓縮包,也騙了很多人。
記者:你們騙人有沒有地域性?
阿杰:有啊,包郵區是重點,因為這邊經濟比較發達,特別是民營企業多,財務制度不是很完善,都聽老板個人的。
鏈接>>
通訊網絡詐騙 “進化史”
QQ時代
2008年開始,QQ詐騙開始出現。一開始,QQ詐騙是通過木馬盜QQ號,然后讓QQ好友代為幫忙充電話費;
2010年左右,QQ視頻詐騙興起:加QQ好友,視頻聊天并截取視頻,接著盜取該QQ號,騙QQ上的好友,以視頻確認身份,要求打款;
2013年,視頻詐騙升級為針對留學生家人的詐騙,借口要做手術等要求父母打款。
“木馬”時代
2015年初,網絡犯罪團伙開始改變傳統的作案手段,開始利用木馬病毒進行詐騙。
犯罪分子首先通過一些“顯眼的、色情的、獵奇的”帶有鏈接的短信進行群發,如果有人點擊就會在手機中種下木馬,中了病毒的手機,手機內的短信息等信息就會被犯罪分子看到,犯罪分子再通過截獲的驗證碼進行相關查詢,目的就是為了獲取銀行卡卡號、身份證號碼、姓名、銀行綁定的手機號碼和隨機驗證碼這五個要素,有了五要素,犯罪分子在網上商城進行瘋狂購物,這個過程,犯罪分子稱之為“洗料”。
微信時代
而隨著微信使用率大幅度提升,犯罪分子開始漸漸從QQ向微信這個私密朋友圈“轉型”,因為微信是一個封閉的圈子,如被犯罪分子偽裝成熟人入侵,上當受騙的可能性更大,警方這次破獲的詐騙案件正是這種最新型的手段。
如何防范>>
警方表示,只要在網上有人向你提錢,就一定要小心!一定要打電話、當面進行核實,或多問一些關于轉賬、用錢的細節問題。在QQ、微信上聊天時,騙子會照搬你熟人的QQ、微信頭像、最近簽名及其他QQ、微信用戶信息,但QQ、微信號碼是唯一的,一對照,騙子立馬現形。另外,要留意平時熟人在QQ、微信上聊天的習慣(如喜歡用的標點、表情、稱呼等),甚至與對方約定暗語,擇機拋出一兩句,也可驗證對方底細。(通訊員 秦公軒 徐濤 記者 裴睿)
更多精彩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