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明手持多個部門的審批文件,身后就是閑置在路邊的電動公交車
充電樁原本打算建在公交站臺旁
去年,揚州儀征市一家民營公交公司響應當地經信委號召,一次性購買了42輛電動公交車。經當地交通局、城管局、電力公司蓋章同意后,位于公交起始站的充電樁也開始建設。沒想到,就在今年1月,充電樁建設工程突然被儀征市規劃局叫停,新購置的電動公交車也因充電樁不能到位而被閑置在路邊。
這家民營公交公司的實際管理人劉明稱,工程開建前,他曾向儀征市規劃局請示,當時對方說不需要規劃審批。沒想到,工程開建沒多久就被叫停。
現代快報記者 宋體佳 文/攝
經信委推薦
他一口氣買來
42輛電動公交車
“你看看,這些全是沒上路的新車,看著都心疼。”2月3日,揚州儀征市鴻鍇汽車運輸有限公司負責人劉明指著停放在路邊的一排純電動公交車說。據劉明介紹,早在去年上半年,儀征市經信委相關負責人找到他,動員他將公司現有的公交車更換成純電動的新能源公交車。
劉明稱,為了讓他同意購車,當地經信委還給他送了幾份文件,并向他介紹,國家、省、市均會對電動公交車作出補貼。按照文件中給出的標準,每輛車將獲得60萬元的補貼,其中國家補貼30萬元,省里12萬元,地方18萬元。
“這種車比較環保,但是不節能,運營成本比普通公交高多了。我到車廠了解了一下,一輛電動公交車上路大概需要48萬。”劉明坦言,使用電動公交車,公司每月會比以前多支出幾萬元,但想到每輛車能拿到60萬元的補貼,再加上經信委表示以后國家還會有“電補”,于是劉明一次性買來42輛電動公交車。
“電動公交車只能跑一個來回,必須及時充電。”劉明介紹,鴻鍇公司打算將充電樁建在儀征揚子路12路、32路、36路公交起始站處。劉明提供的多份書面材料證明,早在2015年10月底,他就為建充電樁專門寫了一份報告,向當地交通運輸局、城市管理局、供電公司做了請示,上述3部門均蓋了章表示認可。其中,儀征市交通運輸局還專門在公章旁寫下“……懇請各部門給予大力支持”幾行文字。
“去年12月份新車陸續到位,充電樁也從這個月開工建設。”劉明稱,施工過程中,城管局例行檢查并未提出異議,“還給我們送來了施工圍擋,這是1月初的事情”。沒想到,1月7日,城管局突然給他送來一張停建通知書,稱其不具備規劃局的審批手續,不能施工。1月12日,城管局再次給劉明送了一份責令整改通知書。此后,工程被一拖再拖,原計劃春運開始前“上崗”的42輛新能源公交車也被閑置在路邊,成了擺設。
遭遇上路難
因沒規劃局的審批
建充電樁被叫停
劉明有些想不明白,在正式施工前,他曾請示過好幾個監管部門,規劃局也并未提出異議。為何開工后又突然要審批了呢?
對此,儀征市規劃局規劃技術科陳科長曾向媒體回應,稱原先以為公交公司是在自己的專用停車場內建充電樁,因而向劉明回復稱不需要規劃審批,后來得知是在路邊建充電樁后,他們擔心影響交通安全、道路拓寬及今后的城市規劃,因而迅速叫停。
不過劉明并不認可該說法,他表示,去年10月,自己向監管部門遞交申請時,曾將帶有具體方位的施工圖紙連同請示報告一并送到規劃技術科陳科長處請示,當時對方在明知充電樁位于揚子路路邊的情況下,明確告訴他建充電樁不需要規劃審批,并讓劉明將規劃局從呈報單位中去掉。2月3日上午,現代快報記者找到這位科長,希望了解相關情況。但當記者出示記者證后,他竟以無法辨別記者真實身份為由,拒不接受采訪。
規劃局怎么說?
此前說不需要審批
是因不知要建在路邊
“說良心話,交通局在這件事情上確實給了不少幫助,但他們跟我說,他們雖然是車輛營運主管部門,卻管不了充電樁的事。”劉明稱,遭遇難題后,他先找到城管局,得知是因沒有獲得規劃審批后又找到規劃局。
“規劃局說要找牽頭單位,我又找到經信委,經信委說2015年這事歸他們管,2016年已經按照國家規定移交到發改委了。后來我再找到發改委,他們說根本就不知道這個事情。”劉明介紹,三番五次跑下來,發改委最終給他出具了一份“備案通知書”。而當他拿著這份材料找到規劃局時,對方卻說發改委的材料不切實際,沒辦法給他審批,“我回頭再去找發改委,他們就回我說,他們能做的已經做完了,下面就不關他們的事情了。”劉明如是介紹。
2月3日,劉明當著記者的面先后撥通當地交通局、發改委、城管局等部門負責人的電話,通話中,對方均認為建充電樁的事不應由其所屬部門牽頭。
究竟該誰負責?
他跑了五六個部門
沒得到明確答復
劉明說他也查閱了相關文件。其中“國辦發2015年73號文件”“建設公共服務領域充電設施”一條指出,“對于公交、環衛、機場通勤等定點定線運行的公共服務領域電動汽車,應根據線路運營需求,優先在停車場站配建充電設施,沿途合理建設獨立占地的快充站和換電站。”
不過,一位規劃系統工作人員卻向記者透露,充電樁的建設需要根據城市總體規劃來進行。而儀征市發改委一位王姓副主任則表示,在劉明遭遇難題之前,儀征根本就沒有充電樁總體布點規劃,“上上周我們已經開始著手去做這項工作了。”眼下,劉明急于將閑置的42輛新車運營起來。“這些車現在已經到位的國家補助還有一千多萬呢,我就不信這么多錢砸在這,車還開不起來!”
“也簡單,先讓他建起來,把車子營運起來。等總體規劃出來后,再讓他按照規劃布點的情況去做。”揚州市規劃部門一位工作人員說。
更多精彩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