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義順巷民居)
法制晚報訊(稿件統籌 朱順忠 實習記者 王碩)近日,網絡上一則“挽救義順巷16號古民居”的帖子,引起了大量網友的關注及轉發,帖子中稱,2015年12月17日,江蘇省淮安市清河區政府對當地一處被市文物局登記為“不可移動文物”的民居進行了拆遷。同時,市文物局在對此張貼的告知書中稱:“順義巷16號是我市2009年公布的不可移動文物。望貴指揮部在周邊征收拆遷時,嚴格依據文物法相關規定,保護順義巷16號文物安全。”
昨日下午,清河區宣傳部相關工作人員對此向法晚記者回復稱:他們沒有對義順巷16號的房屋進行拆除,其房屋沒有損壞,不認同當事人提供視頻的真實性。
昨日上午,法晚(微信公號ID:fzwb_52165216)記者聯系到當事人周先生,他講述稱,自家房屋于2009年3月被淮安市文物局列為“淮安市不可移動文物”。2015年10月28日,淮安市清河區人民政府因一特色街區項目的開發,電話通知他稱,其房屋將被征收。隨后,他向動遷人員表示,其房屋為不可移動文物,不能被拆除。
12月17日,他在外出差,突然接到鄰居電話,告知他的住房正被進行拆除。聽到此消息后,他即刻趕回住處,并發現其屋頂已被拆了一半,部分墻體也出現倒塌,周先生隨即向清河區公安局長西派出所報案,隨后,民警來到現場進行了調查取證。
周先生還表示,房屋被毀后,他多次向文物局反應情況,今年1月5日,淮河市文物局向拆遷征收指揮部發放了告知書。法晚記者看到告知書中稱:順義巷16號是我市2009年公布的不可移動文物。望貴指揮部在周邊征收拆遷時,嚴格依據文物法相關規定,保護順義巷16號文物安全。
周先生向法晚(微信公號ID:fzwb_52165216)記者提供了一段視頻(視頻網址http://v.youku.com/v_show/id_XMTQ1NjI0OTkwMA==.html?x),視頻顯示確有民居式建筑的房頂和房檐受到損壞,墻體也出現大幅倒塌。
昨日下午,法晚(微信公號ID:fzwb_52165216)記者聯系到淮安市清河區宣傳部史主任,她對此向法晚記者表示,相關部門沒有對義順巷16號的房屋進行拆除,其房屋也沒有損壞,也不存在拆遷或征收。針對周先生提供的視頻,史主任表示:“視頻任何人都可以做出來,不認同其真實性。
更多精彩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