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兩起貴州畢節織金縣因整治“濫辦酒席”引發干部和村民沖突事件經媒體報道后引發熱議,加之此前遵義鳳岡縣發文禁止復婚再婚操辦酒席的新規,有網友不解,辦酒席的并非黨員干部,怎么普通村民家都管?弧度就此多方了解發現,辦酒席現象長久以來普遍存于貴州農村地區,甚至蓋一層房、母豬下崽一類的小名目都可成為理由,一些民眾將此視為經濟負擔,所以自2014年來,貴州各地均出臺規范操辦酒席的相應政策以剎“濫辦酒席”之風。
畢節市織金縣貓場鎮某村村支書因制止村民辦搬家酒起沖突被打現場。來源:澎湃新聞
據澎湃新聞報道,貴州畢節織金縣板橋鄉永興村1月25日發生一起“政府官員與村民互毆”事件,縣政府通報稱源起該村陳姓農戶借小孩剃毛頭(習俗)之機大張旗鼓亂辦酒席,整治工作組50余名干部職工勸導和宣傳政策時遭阻,農戶及親屬辱罵并打傷工作人員。不久后的1月31日,織金縣貓場鎮大寨村村支書,又在勸阻一村民辦搬家酒及宣傳政策時與對方產生沖突,雙方均受傷。
2月1日凌晨,畢節市紀委在官網要聞區發布消息稱紀委已發出緊急通知,“要求各級黨委層層落實整治責任,堅決遏制全市農村大辦濫辦酒席之風反彈‘回潮’勢頭,嚴防死守,盯緊看牢,對整治、制止不力的,對黨風廉政建設第一責任人一律先免職后處理。”消息還指出,要認真受理、及時查處群眾反映的問題,通報曝光典型案例,堅決消除濫辦大辦酒席反彈回潮的不良影響。
農村地區酒席資料圖。來源:@澎湃新聞
接連兩起因整治“濫辦酒席”而引發的干部和村民沖突隨即引發熱議,加之聯想到1月28日被報道的遵義鳳岡縣發文禁止復婚再婚操辦酒席新規,有網友不解,“農民又不是公務員,為何不能大擺宴席?”還有的認為,“村民辦酒不是官員公款吃喝。風氣是民俗,公民私領域的事。國家沒這個權力管,看不慣也不該用政府的身份去管,否則必然受公民反感。”另一些人則持相反意見,有的說在很多貧困地區,隨禮已成負擔,“很多人把一年的收入都隨禮了,為了收回禮金,只能想方設法擺酒席收回來,如此惡性循環,每天都在趕禮,消耗大量金錢和精力”,有的表示,“農村特別講人情,人家請了你,你不去,就會有各種閑言碎語”。
有人收到酒席邀請短信。來源:金黔在線
弧度看到,也有網友介紹貴州酒席風俗,“婚喪嫁娶、生兒生女、每年生日、修了房子等大事辦酒席不必說了,豬生崽子、兒子考上初中之類的小事也要辦酒席”,現身說法的評論中還提到,“買個摩托車、從二樓搬到三樓也辦酒”、“下窩豬崽整酒,蓋房子蓋一層整一回”,甚至“算命先生說剃須轉運也要請酒”,以及“搬家酒是下基請一次,搬家請一次,一樓搬二樓請一次,砌圍墻再請一次”。
農村地區酒席資料圖。來源:金黔在線
上述說法至少被三名貴州籍人士證實。貴州某高校教師雍女士告訴弧度,在她印象中,老家習水縣城興辦酒席的風氣多年前就很普遍,“除了紅白喜事,生日、搬家、孩子升學等基本都辦,農村更有很多小名目的酒席,人緣好老被請的,甚至工資都不夠搭禮”,她說,“不過近兩三年在整治,酒席的數量少了一大半,大家對這種政策還是比較支持?!?網友@lobo9992也稱,“我去遵義的時候,聽當地人說起辦酒這事幾乎都支持政府,這樣才能好,不然負擔太重。說到底還是畸形的人情交際造成的困擾?!?/p>
弧度梳理發現,除近日被報道提及織金縣和鳳岡縣,貴州省更多市縣均已于2014年起大面積開展針對“濫辦酒席”的整治行動。在貴州省政府官方網站搜索關鍵詞“酒席”,新聞資訊類近百條信息均與各地規范黨員干部、公職人員,以及農村操辦酒席的政策相關,包括福泉縣出臺《關于規范群眾操辦酒席的指導意見》、綏陽縣出臺舉報濫辦酒席獎勵辦法,黔西縣紀委拍攝微電影《山村酒席何時休》、畢節舉行萬人簽名活動抵制濫辦大辦酒席等。多篇文章稱,截至目前,上述相關政策出臺后落實效果顯著,部分地區濫辦酒席現象減少半數以上。
此外,政務公開信息顯示,2014年4月,貴州省委黨印發《關于在第二批教育實踐活動中集中整治基層“走讀風、賭博風、衙門風、庸懶風、濫辦酒席風、優親厚友風”的工作方案》,要求各地各部門各單位黨委(黨組)高度重視,集中整治。12月的一次通報稱,各地在先從制度層面對黨員干部職工操辦酒席行為進行嚴格規范的同時,積極引導群眾節儉辦酒,中央八項規定和省委十項規定出臺以來,已查處黨員干部大操大辦婚喪喜慶問題351起,處理523人,給予204人黨紀政紀處分。
本文來源:弧度(微信公眾號:hudunews)未經許可請勿轉載
更多精彩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