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是小年兒,北京市沐林教育矯治所,服刑人員為了迎新春,正在布置宿舍。
昨日是小年兒,一名服刑人員打電話給家人拜年。
本報訊 昨日是小年兒,在北京市沐林教育矯治所第八大隊監舍內,為順利完成所內“春晚”的錄制表演,多名青少年犯排練了小品。當天,青少年服刑人員還為即將到來的春節裝扮了班級和宿舍,可以獲得更多積分;有的還利用平日積累的積分給家人打了親情電話。
北京市沐林教育矯治所第八大隊又被叫做“希望學校”,成立于2014年5月,專門收押青少年輕刑犯。有著多年未成年犯管理經驗的副大隊長王欲博說,青少年犯破壞性大、可塑性大,大部分人癡迷于網絡。“我就想是否可把管教工作與網絡結合,教育他們的同時,又能調動積極性,超越枯燥的說教。”
王欲博想到,可以把青少年犯日常生活中的表現進行量化,就像網絡游戲里做任務可以獲得獎勵一樣,在制度允許范圍內,將犯人們好的行為舉止變成福利。
據王欲博介紹,在這里民警與青少年犯溝通的方式不是單純的說教,而是一同在體驗“游戲式”的服刑。經過策劃,這里啟用了“成長游戲”,青少年犯自入住日起開始計分,通過積分高低,可被評為種子、嫩芽、幼苗、小樹、大樹、參天大樹6個級別。服刑人員完成任務獲得成長積分,積分可兌福利,例如可用自己的積分邀請其他獄友一起聽音樂、可以打親情電話等。
現場
高墻內青少年犯的小年兒
【14時】
排練小品
北京市沐林教育矯治所第八大隊監舍內,手拿“步槍”的漢奸“滿臉堆笑”地走到民兵面前,掏出一根“中華牌香煙”,準備討好表情嚴肅的“民兵”時,被多名“民兵”當即包圍……
小鑫是民兵的扮演者,面對漢奸的勸降建議,小鑫“毅然決然”地選擇拒絕,率領眾弟兄將“漢奸”團團圍住。他們使用的步槍、香煙等道具均是他們用白紙做成。
【14時30分】
分送商品
三箱一周前采買的零食和飲料送達監舍,未成年人輕刑犯小鑫從民警手中取過名單,與其他演員一起對照名單向獄友發放。
據介紹,通過親屬存在個人名下的錢財,每隔一段時間,服刑人員可以得到限額采買的機會,先期提交需要采買清單后,供貨商會將商品統一送至大隊,再由大隊統一發放。
【15時30分】
布置班級
“請你們完成任務,內容是‘春節布置班級’,完成任務后,可以得到一定積分”。八大隊一班的6個服刑青年從民警手中接過手寫的“任務卡”后,興沖沖地開始討論起如何布置班級的墻壁。有人提出將獄友剛畫好的數字油畫掛上墻,也有人說,可以試著在窗戶上貼幾個窗花……
【16時30分】
撥打電話
“爸爸,放心吧,我在里面挺好的,您放心,還有36天我們就能見面了。兒子錯了,出去了好好跟您一起生活。”
通過刷積分,小樂兌換一次撥打親情電話的機會,父親熟悉的聲音從聽筒里傳出,小樂問了家里人的情況。因早年盜竊,山東青年小樂去年被判處6個月拘役,服刑期間,小樂每天計算著重獲自由的日子。
掛斷電話后,小樂十分開心,“父親說他身體不錯,讓我別擔心,家里人也都回老家過年了,讓我好好服刑,早日重回社會。”
本組稿件采寫/新京報記者 李禹潼 通訊員 王晨曲
攝影/新京報記者 尹亞飛
更多精彩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