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來源于:AC加速器(微信號:AC-accelerator)
“他是PayPal的創始人,同樣也是阿蘭提爾數據分析公司的創始人。”
在硅谷,PayPal黑幫有著巨大的影響力。它的影響力夸張到在過去10年里沒有任何一家成功的科技初創企業能夠脫離PayPal幫的“勢力范圍”,無論是Facebook,LinkedIn,YouTube還是Yelp。
Peter Thiel,PayPal幫的指導者,當今最有魅力的商界人物之一。他是PayPal的創始人,同樣也是阿蘭提爾數據分析公司的創始人。不僅如此,他也是個成功的投資者,創辦了克萊瑞姆資產管理公司和創始人基金。
Thiel不僅因為巨大的成功使他變得迷人,更是因為他有著與眾不同的觀點。例如,在他自由思想的驅動下,設立了給錢讓年輕人離開大學的項目。基于他在斯坦福大學的創業課程,總結了他自己的商業哲理之后發售了《從0到1》這本書,并且給出了4條能夠成功創業的法則。
法則1:創造出比替代品好10倍的專利科技產品
Thiel的核心信條之一是,資本主義和競爭是有矛盾的,所以一個創業者的目標應當是壟斷行業。這就是為什么Thiel說“當創業者說占領了1%的1000億美元市場時是個危險信號。”在他的思想里,任何計劃想加入一個有著強烈競爭市場的都不是好計劃。
所以,Thiel認為專利技術是必須的。任何技術還需要比替代品有著10倍強大的性能特點。即使作為一個初創公司,亞馬遜能夠比傳統書店提供10倍的圖書量,PayPal能夠使eBay的買賣操作快上10倍。
雖然這條法則很難達到,但是如果無法創造出一樣比別人好很多的東西,創業的價值又在哪里呢?
法則2:尋找網絡效應
每個人都用微軟Office軟件,因為他是最常用和普遍的軟件。PayPal很受人歡迎因為他讓人們的生活更加的方便,提供了一個便捷的方式付款。Facebook是有用的,因為你能在那里找到你的朋友們。這些都是從網絡效應收益的商業例子。
為什么基于互聯網開展業務非常適合初創公司而不吸引已成功多年的大企業?這是因為網絡效應需要時間去發展,所以在初期,傳統企業不容易產生價值,但是引起轟動是必然發生的事。
Thiel建議,創業者在小規模的市場容易達成網絡效應,正如他的PayPal。當技術產品被定位于廣泛的市場時,市場規模很難擴大。
有學術研究支撐了他這個觀點。Soloman于1950的研究說明了人更容易被當地的多數人影響,此外,近期的關于網絡科學研究也提出觀點,網絡集中度比網絡規模更重要。
法則3:經濟規模
Thiel就跟很多人一樣,是網絡效應的粉絲,因為效應能夠加速回報周期。隨著市場成長,每一位用戶的價值都會增長,不僅僅是他們購買時的價值,還有在其他網絡里的附加價值。總而言之,規模收益會創造巨大的價值。
很多人都以為規模收益是自動的,然而并不是。正如Ronald Coase于1937年發表的著名報告,組織成本會減少規模優勢。在近期的研究顯示,信息技術更難保持自己的規模優勢。
不難看出一個規模化的市場結合網絡效應能夠造成一個顛覆性的商業模式。并且每一個公司都想在開放的生態系統里占據優勢,創造價值并減少成本。
法則4:建立一個強有力的品牌
Thiel最后的建議部分是品牌。盡管這部份闡述的最簡單,但是這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因素,一個常常會被初創企業忽略的因素。正如之前提到過的,無形價值常常占據了絕大部分成功的要素。例如以資源為基礎的公司Exxon(66%無形資產)和零售巨頭Wal-Mart(70%)。
去Wal-Mart是因為承諾了提供低價貨物。買Apple的產品是因為大家知道每一個產品都會做到“瘋狂的棒。”Google能吸引最聰明的人是因為它提供了承諾過的高報酬。
品牌在本質上就是一個承諾。評價一個值得信賴的品牌不僅僅適用于客戶,也適用于提供商、員工和合作方們。
本文由AC加速器(微信號:AC-accelerator)編譯,轉載請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