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1日消息,據《華爾街日報》報道,消息人士稱,富士康出價約6250億日元(約合53億美元)收購夏普公司。另外,日本政府支持的投資基金日本創新網絡公司(INCJ)也提交了收購要約,報價約為3000億日元(約合25.5億美元)。不清楚INCJ是否要求夏普的主債權人讓步。
日本政府官員已經表示了對外國公司控股夏普的擔憂,認為該公司的顯示器面板技術很先進。INCJ已經控股了日本顯示器公司(JDI),JDI和夏普都擁有下一代面板技術和量產能力。日本經濟產業大臣林干雄(Motoo Hayashi)本周表示:“日本的科技領先世界,我們想使其更有競爭力。”
消息人士稱,富士康比INCJ報價更高,而且愿意承擔所有債務。一位熟悉情況的人士稱,這些條件可說服夏普的債權人根據交易的經濟性而非政治因素做出決定。標準普爾公司稱,夏普在3月前需要償還5100億日元的借款。夏普稱,主要債權人是三菱日聯金融集團和瑞穗金融集團的銀行部門,借了2家銀行5000億到6000億日元。
消息人士稱,富士康沒有取代夏普高管層的計劃,這可以消除日本政府官員對外國公司收購的擔憂。夏普和債權人希望在2月4日夏普發布季度財報前做出決定。對此,富士康、夏普和INCJ的代表都拒絕發表評論。
在2015年3月結束的財年,夏普凈虧損達到2220億日元。2015年5月夏普向2家主要貸款銀行求助,在3年里第二次尋求資金輸血。此后經營情況更為糟糕,在最近的半年財報中,夏普運營虧損2520億日元。2012年富士康董事長郭臺銘個人收購了夏普Sakai顯示器工廠38%的股份。同時富士康同意收購夏普10%的股份,但2013年因夏普股價大跌協議取消。
盡管夏普遭遇困境,但該公司的顯示器和生產技術對富士康有吸引力。另外,雖然富士康是為其他公司代工電子產品,但夏普品牌的價值可使該公司直接向消費者出售產品。(木秀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