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0日消息,據USA TODAY網報道,來自普華永道和美國國家創投協會的一份新報告顯示,科技初創公司的野蠻生長或已結束,為前景廣闊的創意而投資百萬的風險投資家已經在減少開支。
經過過去幾年的魔幻旅程,科技界如今也該如夢初醒了嗎?
通過觀察一些曾經飛在高空的初創公司的數字和舉動,我們可以得出答案。
由風投公司支撐的超1億美元融資的數量一落千丈。私人初創公司獲得獨角獸地位的——估值10億美元以上——比例越來越低。科技初創公司裁員上升。科技領頭公司如蘋果、谷歌、Facebook和亞馬遜等也未能幸免。
“是時候重新清算了,這么多公司也不可能一直這樣子燒錢。”共享用車公司Sidecar的合創人Sunil Paul表示。
去年,硅谷在野蠻生長。今天,“審判的時刻必定會到來,最終還是要面對現實”,在Uber和Twitter都有股份的風投家Chris Sacca表示。
來自普華永道和美國國家風投協會的一份報告重點強調:今年2015年是近20年來風投環境第二好的一年,但第4季度的風投數字確是最小的。
分析師表示,大型交易的減少是融資市場收緊的首個清晰的信號。市場研究員表示,市場收緊始于去年年底。
報告顯示,2015年Q4超過1億美元的大型交易數量是38,約Q3對應數量72的一半。超1億美元融資在去年Q4共計114億美元,環比下降44%,是自2013年Q1以來的最低水平。
Icon Ventures合伙人Joe Horowitz表示,“最重要的一點是,2016年,企業家會優化對優質投資者的評估。”
裁員、倒閉、高層變動、市值縮水,這些都影響著初創公司的情緒。
硅谷投資者Arianna Simpson表示:“企業會繼續融資,但估值會下降。”(子萌)
更多有態度內容請下載網易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