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7日消息,今日紅杉資本中國基金創始及執行合伙人沈南鵬在未來論壇發表演講,沈南鵬表示,提升教育,尤其是高等教育里面的整體的基礎科學的水平,是一個特別重要的課題。
雖然學計算機科學很容易找到工作,但沈南鵬稱,基礎科學有兩個很重要的因素,對個人成長是有巨大幫助的。一個邏輯思考能力,二是建模的能力。
沈南鵬說,他看到越來越多的海外的公司,在尋找最好的學生的時候,會把眼光打得更開,從人文科學、基礎科學,各個方面去尋找。這些基礎科學所帶來的良好的培訓和很好的視野,給這些人才的發展帶來了巨大的未來發展空間。(易科)
以下為沈南鵬演講全文:
各位早上好!非常高興能夠在未來論壇跟大家分享!我今天分享的題目是關于教育。
教育、人才,我相信這是大家都特別關心的一個話題,前面的討論講到了很多關于人才的問題,圍繞的是創新性人才,但是我想把我的分享聚焦一下,聊一下科學人才的產生。畢竟,未來論壇是關注中國最頂尖的科學家們,那些在全世界頂級的基礎科學的領先者。
要看到有越來越多的華人成為頂級的科學家,我相信我們需要一個很好的教育體系,尤其是高等教育體系。就像要出現優秀的足球運動員需要有越來越多人喜歡去踢足球。那么提升教育,尤其是高等教育里面的整體的基礎科學的水平,我認為恐怕是一個特別重要的課題,當然在我們中國,我想在高等教育當中提升整體人文科學的教育水平也是很重要的一個話題,但是我們今天先聚焦一下關于基礎科學的這樣一個整體水平的提升問題。
80年代初,當時的口號是學好數理化、走遍天下也不怕。確實,在那個時候,最好的學生,當然好都是相對的,這所謂的好學生恐怕只能按照分數來作為一個考核標準。那個時候最好的學生確實很多都去了數理化專業。到了80年代中期,生物科學,或者說生命科學,變成了大家選項當中很重要的一個熱點。到了80年代末期,計算機科學成了大家選項當中非常重要的一個選項。生命科學和計算機科學甚至取代了數理化這樣最基礎的科學。我是1985年進上海交大的,很榮幸當時是第一個全國免試之生的班里面,100多個學生可以自由選擇專業,最后一共40位學生選擇了計算機科學,只有兩位同學去了數學系,我是其中一位。
但是我們看這兩點的數字,基本上計算機科學成為了所有優秀學生的本科第一選項。不管我當年的試點班,今天的交大叫支點學院,招生的學生,還是我們在學校當中碰到的中國知名的高校,你問最知名的學生去了哪里?計算機科學。美國也是一樣,前兩天我看一個做學生信貸的公司,只給全國最好的博士生提供信貸,本科生也可以,必須是學計算機科學的。為什么?就業決定市場。計算機科學是全世界最容易找工作的專業。當然移動互聯網的發展需要大量的計算機人才,沒有錯,但是一個國家高等教育要提升整體的能力的話,恐怕需要吸引更多的人才進入基礎科學去學習,作為他們的專業。
學習數學物理就一定需要最后成為數學家和物理學家嗎?未必 是。當然,當中一定會產生一批我們希望優秀的,全球卓越的數學家和物理學家和基礎科學家。但是這樣的教育本身提供了很多重要的個人職業發展的、重要的一些基礎的培訓。舉個例子,基礎科學有兩個很重要的因素,我認為對個人成長是有巨大幫助的。一個邏輯思考能力,我認為這個對每個人的職業生涯,不管你后來做什么,做企業管理,做創新都一樣。
第二個,有一個詞,我相信很多人可能在高中的時候、大學的時候接觸過,建模的能力,建立模型的能力。作為基礎科學恐怕每天都在打交道的就是建模能力。建模能力,我們發現是很多創業企業需要的能力,也是很多企業管理當中需要的能力。我們投資不少互聯網公司,很多優秀的創業者和CEO的特征是他們懂得利用數據去建立自己的一套模式,建模,去比較自己和競爭對手的競爭差異化的,然后不斷的去優化自己的產品。這就是那些最基礎的工具手段發揮的作用。這些基礎的手段和工具,當然可以在計算機行業當中學習,然而,在基礎科學當中,數學、物理、化學這樣的專業里面,也是一個非常好的,可以去提升自己建模能力、邏輯思考能力的一個重要的渠道和方法。
所以,我相信,要提高整體的人才的素質,應該去引導更多人,根據自己的愛好來選擇自己的專業。當然,考慮最后職業的選擇是一項,今天計算機科學恐怕是大學生畢業之后首先最容易找工作的一個趨向,但是更多人還是應該根據自己的喜好,根據自己真正熱愛這個專業,決定自己在四年重要的大學階段去做什么。這樣的一種選擇,恐怕能夠使我們吸引更多的優秀人才來選擇最基礎科學作為他們的專業。
我今天的分享可能是非常集中、非常狹窄的一個話題,當然了作為企業社會也可以扮演一個重要的角色,有時候我們去學校招生的時候,往往會有一個慣性的思維,我們去找那些計算機科學的人,因為那樣的人可能很好用,但是我們看到越來越多的海外的公司,在尋找最好的學生的時候,他們會把眼光打得更開,從人文科學、基礎科學,各個方面去尋找,因為我們需要的人才是能夠跑長跑的人。這些基礎科學所帶來的良好的培訓和很好的視野,給這些人才的發展帶來了巨大的未來發展空間。
謝謝大家!
更多有態度內容請下載網易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