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冰清
在逐漸甩掉了AOL、有線電視和一批雜志業務后,時代華納還在不停調整自己的結構。下一個被掛牌出售的,會是它自己么?
1月初,New York Post網站率先爆料稱,激進投資者正在游說時代華納,將其部分或全部業務打包出售。而根據New York Post昨天的追蹤報道,在蘋果負責數字內容的高管Eddy Cue對這樁八字還沒一撇的消息還真有興趣,正盯著事件的后續進展。
另外,AT&T、Fox兩大電視網,以及有數字媒體業務的亞馬遜也被列為潛在交易對象。2014年,Fox申請過以85美元一股的價格收購時代華納,總價在800億美元左右。最后,Fox還是被時代華納以“不被收購,我們也可以做得更好”的理由拒絕了。
但實際上,時代華納并沒有兌現這個承諾。距離Fox提出收購已經過去了一年半時間,公司的股價一直在緩慢縮水,目前已經跌到了70美元附近。
如果從業績來看,時代華納做得并不差——公司旗下的三大業務,看上去個個都在賺錢。HBO從電視臺延伸到網絡電視后,《權力的游戲》和《硅谷》一直還能吸引用戶交訂閱費;包含了CNN、TBS、TNT等一批電視頻道的Turner Network,靠著體育轉播收入活得也挺好;剩下的華納兄弟,雖然電影制作成本越來越高,但游戲業務彌補了很多。
從這種“自產自銷”的方式也可以看出,時代華納還是一家業務模式很重的公司,這可能也是投資者著急的原因之一。相比之下,2015年股票漲得很好的Netflix只是將好內容聚合在一起就能吸引用戶,再加上一兩部自制劇,一下子就能與HBO在聲勢上相抗衡了。
在時代華納的計劃中,HBO可能還是他們最不愿意放手賣出去的一塊業務。但即使是出售電視臺和華納兄弟,報價也會十分昂貴。在New York Post的爆料出來后,跟進這一消息的各家媒體紛紛表示:把蘋果單拎出來說,可能只是因為蘋果有錢而已。
目前,蘋果的賬面上躺著近700億美元的現金,確實有能力完成很多大體量的收購。但在歷史上,這家公司完成的最大收購案,只是2013年交給耳機制造商Beats的30億美元。
況且,如果從業務合作的層面上說,蘋果在自家的Apple TV中,早就擁有了來自HBO的資源。如果勇敢地接下整個時代華納,反而會給自己帶來很多管理上的麻煩。畢竟,蘋果目前主要還是一個賣硬件的公司,至于收訂閱費和開發電影,它都還沒什么經驗。
對這件“傳言中”的收購案,Quartz的評論就是:以蘋果的規模,可能會對很多很多東西感興趣,但不意味著最后都能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