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 Yestone.com 版權圖片庫
相比私募市場始終在薄紗下的操作,公開上市的過程總是特別冷酷無情——對于靠著 PE 錢度過去年的科技類創業公司來說,想要在 2016年 上市募資,請先低頭看看你的資產負債表。
Bloomberg 最新文章表示,在私募市場變冷的情況下,2016年 上市募資可能是公司最好的出路,但是市場對科技類企業的偏好已經改變,增長當然很重要,但是如果公司不能展現出實際的利潤和良好的收入預期,那么 PE 給出的估值將不堪一擊。
過去一年里,科技類創業公司在大 PE 的持續輸血下免去了上市的痛苦,而結果就是 2015 一整年里,根據 CB Insights 和 Bloomberg 數據,科技類公司一級市場募資總額為 510 億美元,6 倍于 IPO 募資額,而這是從 2000年(對,就是互聯網大泡泡破滅的那一年)以來最大的融資差距。
同時,這也導致了至少 144 個估值超過 10 億美元的公司正在排隊上市。過去的 2015年 里,只有 48 家科技類公司上市,8月 份以來的市場波動更加延緩了公司上市的進程。
但對于接下來要上市的公司來說,前景也依然迷茫。如今科技企業的高估值已經讓銀行家和投資者望而卻步,而一旦不能再在一級市場融資,那么企業就要做好在公開市場接受檢驗的準備。
前車之鑒如 Square,因投資者質疑其盈利能力,最終在 11月IPO 時發行價低于定價區間和一級市場估值。另一家公司 Pure Storage 則以 18 個月前相同的估值登陸了二級市場,最后一輪投資者已哭暈。此外,還有不少的跌破發行價的悲慘案例,只因未來盈利確實難以預期。
因此,在這個非常務實的世界里,企業服務(2B)類公司會變得更受寵,因為期業務模式和盈利表現更加扎實,Twilio 和 Coupa 都計劃在今年上市。
不論如何,未上市的公司都應該更加警惕,把收入這一項看得更重要一些。畢竟,PE 的錢已經不好拿了,而很多公司卻仍處在從未為公開市場準備過的狀態中。
本文編譯自:bloomberg.com,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36kr.com/p/5041804.html
“看完這篇還不夠?如果你也在創業,并且希望自己的項目被報道,請戳這里告訴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