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溫泉
:在過去一年中,您看到了互聯網的哪些新的趨勢?之所以問這個問題,是因為去年的世界互聯網大會上,您談到:“互聯網過去十分輝煌,對我們的生活、工作有很大的影響和改變,但是它真正的影響在未來的二三十年,目前我們看到的只是冰山一角。”當時,您談了互聯網的物理化的發展趨勢,其中包括三個維度——萬物互聯、互聯網擁抱傳統行業、智能生活和工作。當時您9月份剛到百度。過去的一年當中,您所接觸的環境和人相信都非常不一樣,看到的東西也會有所不同。
張亞勤:三個趨勢是不變的,這一年來我看到這樣的趨勢更明顯了。分別來講:
第一,萬物互聯。現在傳感器越來越多,物聯網在家庭和工廠中都在越來越多地布署。
第二,互聯網擁抱傳統行業。這一年來,O2O發生了很大的變化,我認為O2O的第一階段即將結束,第二階段就要開始了。所謂的第一階段,就是粗放的發展階段,我們看到的現象是大家通過粗放的補貼來拉流量。所謂第二階段,就是整合的階段。一些實力不太強的、比較小的公司會消失,能生存下來的是有技術的、有競爭力的公司,明年你會看出這樣的趨勢會更明顯。最后能夠取勝,一定是能夠提供別人沒有的東西。
第三,智能工作和生活。現在拿百度來說,已經推出了“度秘”和自動駕駛汽車,商業化的嘗試已經開始。
:在O2O領域,能生存下來的公司,一定是技術很強的嗎?不會是運營很強的嗎?
張亞勤:共享經濟的核心是技術和算法。我曾經問過Uber的創始人卡拉尼克(Travis Kalanick),Uber靠什么勝出。他的回答是兩個:better math(更好的算法),more money(更多的錢)。O2O其實就三件事:拉新、留存、變現。拉新是靠運營、靠補貼等;留存則必須能為用戶提供價值,這樣才能產生粘性;變現,最終是靠技術,這樣才能提高效率,使得產出大于成本,最后才能賺錢。其實共享經濟的核心,就是供應鏈,就是算法。
:所以,人工智能是百度未來的核心?
張亞勤:人工智能、大數據這些技術,這些是橫向的東西,未來是百度的核心。
:您認為,中國互聯網在融入世界的進程中,將扮演什么樣的角色?中國互聯網目前遇到的最大的挑戰是什么?
張亞勤:中國互聯網的角色會越來越重要。首先,習近平主席今年9月參加中美互聯網論壇,這次又來烏鎮參加世界互聯網大會,很少有國家元首對互聯網有這么高的重視程度。其次,中國的互聯網企業也比較爭氣,全球十大互聯網公司當中,有四個都是中國的公司。原來有copy to China的說法,但是現在我們看到越來越多的中國互聯網公司開始扮演領先的角色。未來,中國和美國在互聯網領域也會成為“G2”(注:“G2”概念是指由中、美兩國組成一個Group來代替舊有的八國集團,以攜手合作解決世界經濟問題。G2這個概念是由美國著名經濟學家弗雷德·伯格斯滕提出來的。)
要說面臨的挑戰,就是在走向全球市場的過程中,如何使中國的技術更好地本地化,就像別的國家的企業來中國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