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6日消息,世界互聯網大會今日盛大開幕,今天下午,大會首場互聯網+論壇舉行,探討互聯網金融的創新與發展。論壇上,騰訊副總裁賴智明發表演講,闡述了對于未來的互聯網金融生態的構想。
賴智明表示,騰訊會繼續沿著社交化和生活化發展的路徑來打造精品,未來互聯網金融會通過移動化、產品化的方式來達到普惠金融。賴智明稱,騰訊已經實現超過幾千萬理財通網上用戶理財,同時紅包一天收發量是22億個,每天的交易筆數在迅速的增長。騰訊金融不想做一個大而全,希望在相關的領域,在信貸、理財、互聯網證券能夠打造核心的精品和平臺。
賴智明還表示,互聯網的征信能夠推動個人社會的信用體系搭建,能夠解決融資難、融資貴的問題,達到普惠金融。
以下為演講實錄:
賴智明:尊敬的各位領導、同仁、女士們、先生們:大家下午好!很高興來到美麗的烏鎮,代表騰訊做一個針對互聯網金融的分享。在我分享之前我想了解在座的每一位,尤其是今天都是很高大上的。我想問一下大家,誰在用微信的請舉手,誰有用微信來發紅包的舉一下手,誰用微信收過紅包的舉一下手,好多。
在過去兩個春節之前,我們推出了春節的微信紅包,之后,每當有節日或者是每一天用戶都在收發紅包,我們看到移動支付那邊小額高頻使用,確實是增長非常厲害。所以我們也是覺得,在互聯網金融這里確實是黃金時期的一個來臨。
當下最火爆的商業關鍵詞就是互聯網+,然后新的商業模式不斷在移動互聯網上涌現。作為商業的連接器,互聯網金融的服務應運而生。移動互聯網最初改造了通信社交,然后是娛樂、生活、教育,現在和未來改變金融服務。
十年前的PC時代,騰訊已經發力了互聯網的支付業務,我們十年磨一劍,騰訊具備了很多很好的基礎能力。今年9月份,騰訊集團在財富通的基礎上面成立了FAT的業務線,互聯網金融業務上升成為集團的戰略業務。我們意識到騰訊金融業務,以開放平臺的模式可 以為我們合作的金融合作機構和用戶以及社會創造巨大的價值。
在過去短短一年,我們可以看到互聯網金融市場,騰訊已經實現超過幾千萬理財通網上用戶理財,同時紅包一天收發量是22億個,每天的交易筆數在迅速的增長。我們騰訊金融不想做一個大而全,希望在相關的領域,在信貸、理財、互聯網證券能夠打造核心的精品和平臺。同時我們扶持有創新能力、有風險管理能力的團隊和金融機構,相信我們未來可以打造千億美元體量的產業。
在金融業務發展快速的背后是我們兩個巨大的平臺,就是微信以及QQ,月活躍都有6.5億和8.6 億,面對未來,希望跟傳統的金融機構一起面向未來共同生長。作為連接器,在平臺上發揮我們的價值。未來,互聯網平臺會扮演什么角色?未來會有四個趨勢,第 一個是將會看到互聯網金融不停的平臺化,開放、合作、共贏,我想用“道”這個字來形容我們這個平臺。“道”的意思是同道,我們過去幾年跟500萬的各個創業開發者打造了超過200億市值的公司,已經實現了再做一個騰訊的目標。同時在銀行業,我們的微信公眾帳號、微信銀行上面為銀行帶來巨大的用戶,以及包括業務的發展和成本的節約,都是一個非常有價值的平臺。同時,針對我們的理財合作伙伴,帶來很大的用戶的價值,可以說是過去一年的合作等同于他們十年耕耘的 成績。
在未來,我們會針對更多的領域開放我們的平臺,希望結合金融服務的機構提供服務。同道相依,也意味著用戶的價值會不斷的挖掘,為用戶提供服務的機會,以我們連接器的能力,可以嫁接更多的金融服務給到用戶。
第二方面,我們覺得未來互聯網金融是往生活化和社交化發展,科技讓每個人可以獲得個性化的金融服 務。在支付的領域,微信支付和QQ錢包已經連接了各行各業。它解決了很多行業的痛點,同時就算是你到一個偏僻的店買東西你沒有現金,你可以用微信支付或者 QQ錢包來支付。社交化是騰訊金融發展產品的特色,今年中秋我們巨大量的紅包的分發量,然后在節后紅包的熱潮沒有減退反而在不停增加。所以我們會繼續沿著社交化和生活化發展的路徑來打造精品。
第三個趨勢,互聯網金融會通過移動化、產品化的方式來達到普惠金融。物理和時空的限制,用戶和金融服務之間的鴻溝,偏遠地區沒有ATM這些問題,都將通過用戶手上有的移動終端,可以根據我們連接用戶和金融服務的連接器,通過移動化、場景化的手段無縫對接,降低用戶獲取服務的門檻,來達到普惠金融。
第四個趨勢,數據化,通過數據化可以讓信用變為財富。對比中美之間,信用體系的差距非常大,個人小微企業在融資難、融資貴的問題底下,催生了很多的P2P、小貸、新型金融的服務,但是這些金融服務因為缺乏數據風控的能力良莠不齊,所以往往會帶來一些風險的事件。海量用戶數據對于未來金融應用業務將非常關鍵,有的大量的社交、支付、理財數據通過云計算還有專業的分析挖掘,能夠為金融機構大幅的降低我們合 作伙伴的運營成本,還有服務成本,并提升風控的能力。
我們相信,互聯網的征信能夠推動個人社會的信用體系搭建,能夠解決融資難、融資貴的問題,達到普惠金融。最后,我想強調的是,我們是要尊重金融的本質,對金融始終是保持一顆敬畏之心,金融的本質是風險和回報,金融服務不能盲目追求收益和規模,寧可穩步發展,也要嚴守風控,讓用戶根據他們的風險成交能力和他們的收益所匹配。面對未來,我們希望跟金融機構和監管攜手,當然我們一起順應趨勢,擁抱變化,探索未來。面對未來,互聯網金融機會是巨大的,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