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老百姓的心目中,銀行是最受信任的金融機構,中國老百姓大部分的金融資產都放在銀行當中。但最近卻發生一起因銀行系統漏洞而引發的惡性違法事件,有一家上市銀行因存在系統漏洞成了他人的斂財工具。
01 銀行系統漏洞被利用 3人開設4萬異常賬戶賺16萬
近日,裁判文書網披露的一則裁定書顯示,3人利用長沙銀行系統的漏洞,短時間內開設異常賬戶4萬多個,非法獲利16萬余元,3人最終均獲刑。
2019年2月間,經營軟件公司的尚某等人將內含公民身份證號碼、姓名、手機號碼等信息內容及串碼、一個固定銀行卡號、Fiddler應用程序軟件提供給司某、劉某,利用Fiddler應用程序軟件能夠攔截由長沙銀行服務器向長沙銀行APP(e錢莊)發送的數據校驗結果、加掛銀行卡信息、審核狀態信息并加以修改的技術功能,使以相關公民身份提出的開設長沙銀行線上II類銀行賬戶(以下簡稱II類戶)的申請在缺少“視頻審核的業務流水號”、“證件上傳成功”、“生成的視頻流水號”等驗證環節的情況下能夠通過電子渠道開設長沙銀行II類戶,所開設的長沙銀行II類戶雖不能正常使用但可用以作為綁定賬戶開立具有辦理限額消費和繳費、限額向非綁定賬戶轉出資金等功能的他行III類戶。劉某以此方法開設了80個長沙銀行II類賬戶,非法獲取人民幣160元。
2019年2月間,司某明知杜某(另案處理)欲以上述方法開設長沙銀行II類賬戶,仍向其提供Fiddier應用程序軟件并遠程演示申請開設方法,以此獲取錢款人民幣8萬元。另外,司某與杜某商議由杜某找人非法開長沙銀行的卡并負責出售卡,賺到的錢每人一半,司某提供技術,杜某具體操作。司某與杜某通過銷售上述非法申請的長沙銀行電子賬戶共獲利15萬元左右,司某分得約7.5萬元。
長沙市人民檢察院認為:司某與杜某商定,伙同他人,違反國家規定,利用長沙銀行系統的漏洞,對計算機信息系統中傳輸的數據進行刪除、修改,短時間內開設異常賬戶4萬多個,非法獲利16萬余元,犯罪后果特別嚴重,其行為已構成破壞計算機信息系統罪。
根據裁定書,司某犯破壞計算機信息系統罪,判處有期徒刑五年,并追繳司某的違法所得人民幣七萬五千元。尚某犯妨害信用卡管理罪,判處有期徒刑三年,宣告緩刑四年,并處罰金人民幣二萬元。劉某犯妨害信用卡管理罪,判處有期徒刑三年,宣告緩刑三年,并處罰金人民幣二萬元。追繳劉某的違法所得共計人民幣一百六十元。
作為一家資產規模已逼近8000億元的上市銀行,長沙銀行卻因系統漏洞被人利用攔截軟件非法開設賬戶,不禁讓人對長沙銀行風控系統的防御能力感到擔憂。
犯罪的人已受到懲罰,長沙銀行也因違規遭央行處罰。2020年2月26日,中國人民銀行長沙中心支行公布的行政處罰信息公示表顯示,長沙銀行存在為身份不明的開戶申請人開立賬戶并提供賬戶身份信息驗證服務、賬戶可疑交易監測不到位、線上正常開立的II類戶中部分賬戶留存影像資料不完整三宗違法違規行為。中國人民銀行長沙中心支行對其警告,罰款80萬元。
中國人民銀行長沙中心支行處罰公告截圖
朱彬時任長沙銀行網絡金融事業部總經理,程中時任長沙銀行信息技術部總經理。二人均對長沙銀行為身份不明的開戶申請人開立賬戶并提供賬戶身份信息驗證服務、賬戶可疑交易監測不到位的行為負有責任。中國人民銀行長沙中心支行對二人處以警告,并分別罰款8萬元。
02 消費者投訴量居湖南轄內城商行首位 今年已被罰近200萬
據裁判文書網披露內容,長沙銀行的系統漏洞并未給儲戶造成直接損失。但該行在消費市場上的表現也不盡如人意。
鳳凰網財經《銀行財眼》觀察到,據銀保監會2021年12月30日披露,長沙銀行投訴量位列湖南轄內城市商業銀行(含民營銀行)首位。2021年上半年,湖南轄內城市商業銀行(含民營銀行)投訴量的中位數為10.5件。其中,長沙銀行154件,占湖南轄內城市商業銀行投訴總量的56.20%。
銀保監會官網截圖
首當其沖是信用卡業務。據披露,長沙銀行的信用卡業務投訴量位居湖南轄內城市商業銀行(含民營銀行)首位。湖南轄內城市商業銀行(含民營銀行)信用卡業務投訴量的中位數為0.5件。其中,長沙銀行103件,占長沙銀行投訴總量的66.88%。
此外,個人貸款業務也是長沙銀行被投訴的重災區。據披露,長沙銀行的投訴量位居湖南轄內城市商業銀行(含民營銀行)第二位。湖南轄內城市商業銀行(含民營銀行)個人貸款業務投訴量的中位數為6件。其中,長沙銀行34件,占長沙銀行投訴總量的22.08%。
鳳凰網財經《銀行財眼》梳理相關罰單發現,長沙銀行近3年合計被開11張罰單,被罰總金額超300萬。
近期,長沙銀行就因信貸資金違規流入房地產被罰近200萬。2月18日,銀保監會網站公布罰單顯示,長沙銀行及其兩家分支機構被罰,處罰事由均與信貸資金違規流入房地產領域有關。
長沙銀行一天領3張罰單
03 近一年股價低迷 股東低于發行價套現3000萬
長沙銀行在二級市場的表現也不如人意。
鳳凰網財經《銀行財眼》梳理長沙銀行近一年股價發現,截至今年2月21日盤中,長沙銀行股價報8.2元,相比2021年3月16日的高點11.02元,跌幅超25%。
或許因股價低迷,長沙銀行第四大股東湖南興業投資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興業投資”)違反減持承諾,低于發行價套現超3000萬元。2021年12月21日晚間,長沙銀行披露的5%以上股東減持股份進展公告顯示,興業投資于2021年12月14日至17日通過集中競價減持了400萬股,減持價格區間為7.83元/股—7.86元/股,低于長沙銀行首次公開發行的股票發行價格7.99元/股,違反了減持承諾和減持計劃。興業投資通過上述減持,4天套現3137.70萬元。
興業投資減持長沙銀行低于發行價
而根據長沙銀行上市時興業投資作出的減持承諾,興業投資在股份鎖定期限屆滿后兩年內,如確因自身經濟需求,可根據需要以集中競價交易、大宗交易、協議轉讓或其他合法的方式適當轉讓部分長沙銀行股票,減持數量不超過上市時其所持長沙銀行股份總數的10%,減持價格不低于發行上市的發行價。
04 變賣失敗,4700萬股股權三次拍賣皆流拍
不僅第四大股東違規減持,鳳凰網財經《銀行財眼》還注意到,新華聯石油持有的長沙銀行近4700萬股股權三次拍賣始終無人接盤。
據鳳凰網財經《銀行財眼》了解,法院拍品上拍流程一般最多有三個階段。分別為第一次拍賣、第二次拍賣和變賣。如果最后變賣失敗,法院不會再上拍。
阿里拍賣網顯示,新華聯石油持有的長沙銀行近4700萬股股權一拍、二拍、變賣結束的時間分別為2021年8月24日、9月14日、2022年1月16日,拍賣全程無人出價。
長沙銀行4700萬股股權三次拍賣皆流拍
鳳凰網財經《銀行財眼》注意到,相比于二拍時期,新華聯石油持有的長沙銀行近4700萬股股權變賣價格已降低2212萬元,變賣價格折合7.31元/股。而在變賣結束前的最后一個交易日,長沙銀行收盤價為8.01元。也就是說,拍下這筆股權,不考慮賣出時間限制的情況,立刻收益9.5%。在這種高收益的情況下,股權變賣仍失敗,或許說明市場對于長沙銀行后續股價表現并不看好。
近日,長沙銀行面向全國公開選聘行長的消息引起業內關注。據悉,這是該行時隔7年再次面向社會公開選聘高管。鳳凰網財經《銀行財眼》注意到,長沙銀行之所以再度選聘行長,是因此前的行長趙小中已于去年年末升任該行董事長。如今新一任行長即將到來,能否帶給長沙銀行更先進的管理模式,提升業績、提振股價?鳳凰網財經《銀行財眼》將持續關注。(瀟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