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北交所設立后的第一批精選層新股,近期錦好醫療、海希通訊等8股開啟申購,備受市場關注。機構也在悄然布局,通過參與戰略配售、做戰投等方式參與精選層新股發行與申購。
第一財經梳理公司公告發現,8家企業吸引了券商、私募基金等逾30家機構。“人氣王”錦好醫療吸引了青島晨融、中信建投投資、金長川資本等9家機構,海希通訊排在第二位,8家機構參與戰略配售。其余企業也均吸引了4家及以上的戰略投資者。
部分精選層明星私募再度現身,例如晨鳴資產、金長川資本。一些私募基金“新面孔”也投身到精選層戰略配售中。
新股申購火熱開啟的同時,精選層戰略配售市場正在發生變化——較此前的精選層企業戰投數量分化,或未采取戰略配售,此次8家企業均吸引了4家及以上機構參與。機構參與度升溫的跡象已出現。
“(精選層戰投)競爭激烈,呈白熱化狀態,現在拿份額很難。”金長川資本董事長劉平安告訴記者。
8股獲30余家機構青睞
在市場看來,戰投機構的參與將對企業形成強信用背書的效果。一般而言,戰投參與熱度與個股吸引力成正相關關系,可借由戰投的知名度和機構認購股份、金額數量來側面判斷企業質量。
整體來看,8股均具有一定的戰投參與熱度。記者據公司公告統計,戰略投資者數量上,禾昌聚合4家、漢鑫科技5家、廣道高新4家、廣脈科技4家、海希通訊8家、恒合股份6家、廣咨國際6家、錦好醫療9家。
錦好醫療熱度最高。作為北交所設立后首家精選層過會企業,也是首批打新企業之一,公司計劃公開發行募資2.1億元(全額行使超額配售選擇權情況下),9家戰投繳款認購3652萬元,數量已接近規定的戰投數量上限(10家)。
戰投陣容中,既有嘉興金長川貳號股權投資合伙企業(金長川資本)、青島晨融鼎合私募股權投資基金合伙企業(青島晨融)等私募,也有中信建投投資、江海證券等。
僅次于錦好醫療,海希通訊吸引了8家戰投,除青島晨融、金長川資本、江海證券之外,還有上海志享投資、海南煜誠私募基金、上海雋霞資管等。
明星私募活躍,還有新面孔
“本批次戰略投資者熱情上升。”安信證券新三板研究團隊負責人諸海濱指出。
從此前精選層情況看,他指出,首批公司戰投參與程度最低,平均每家公司有1.6家戰投投資,第二批開始平均戰投參與度有所提高,但是戰投參與波動性較大。
“本批次公司戰投整體參與度較高,每家至少獲得了4家戰投參與,說明本次精選層掛牌公司整體質地較好,戰投參與熱情有所提高。”諸海濱認為。
值得關注的是,部分私募機構多次現身精選層新股戰略配售。
青島晨融最為活躍,此次拿下6家戰投資格,涉及禾昌聚合、廣道高新、廣脈科技等;江海證券拿下4家,作為禾昌聚合、漢鑫科技、海希通訊、錦好醫療的戰略投資者;青島穩泰、金長川資本均拿下兩家。
公開資料顯示,青島晨融鼎合私募股權投資基金合伙企業(有限合伙)、青島晨融柒號股權投資管理中心(有限合伙)的基金管理人,均為晨鳴(青島)資產管理有限公司(晨鳴資產)。
此外,部分新基金也參與進來。恒合股份吸引了6家戰投,濟南海瑞斯創創投資合伙企業在列。據公開資料,濟南海瑞斯成立日期為2021年9月13日,此次戰略配售金額880萬元。
另一戰投廣東力量鼎泰股權投資合伙企業(有限合伙),成立于2021年3月19日,此次戰略配售金額240萬元。
不過,此次8家新股的戰略配售名單中,未出現公募基金身影。
戰投競爭白熱化
北交所設立后,機構投資者對于流動性、估值的擔憂正在消解。記者了解到,目前,在部分熱門個股上,精選層戰投資格的取得并非易事。
“精選層戰投市場目前競爭激烈,呈白熱化狀態,現在拿份額很難。”劉平安告訴記者。
據他觀察,較2019年精選層開市時,目前私募對做精選層戰投的積極性更高了。“因為大家看到了這個投資環節能賺錢,都想做,更積極了。北交所設立后,市場信心有了,制度安排也出來了,不會過度擔心市場流動性和估值問題了。”
制度安排方面,目前北交所個人投資門檻降至50萬元,劉平安認為,降門檻提振市場信心,而長期困擾新三板的流動性不足、估值較低、PE退出難等問題,也有望得到根本性解決。
“所以大家的后顧之憂正在消解,這就是機構積極參與精選層戰投的原因。”他稱。
眾機構爭做戰投的局面下,哪類型的機構能夠勝出?企業和保薦機構有何考量?
劉平安說,實踐中,私募參與精選層企業戰略配售時,企業和保薦機構關注幾大問題,包括私募基金品牌、投資經歷,是否為長期投資,以及能為企業帶來哪些增值型服務等。
“它們會關注你以前投過多少精選層企業,然后會不會6個月鎖定期滿了之后就跑了,這個很重要。”他說。
“和企業、和保薦機構都要很熟悉,關系要比較強一些才好拿(戰投資格)。”有私募機構人士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