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債收益率上行引發市場重點關注
據第一財經,近期美債收益率大幅上行,引發市場重點關注。招商宏觀團隊介紹稱,2020年4月至8月上旬,美債收益率維持在0.5-0.7%的水平低位運行,從8月中旬開始,10Y美債收益率開啟上行趨勢,并延續至今。2020年12月至今,美債收益率已連續3個月上行,截至2月19日,10Y美債收益率收于1.34%,站穩1.3%上方,并且上行速度較快,1月和2月,美債收益率分別上行了18BP、33BP,上一次如此快速的上行要追溯至2018年1月、2月。2月10年期美債收益率連續突破了1.1%、1.3%、1.5%關鍵點位。
另據金融時報,開源證券首席經濟學家趙偉表示,2月以來,10年期美債利率大幅上行,先后升破1.1%和1.5%,超過了美國疫情集中暴發前水平。10年期美債利率的快速上行,主要與海外經濟加快修復、通脹預期升溫等因素有關。作為全球資產定價的錨,10年期美債利率的快速上行,導致以美股為代表的高估值資產持續調整。
回溯歷史,歷輪美債熊市開啟,均緣于美國經濟景氣改善及通脹水平抬升。在美國經濟改善階段,10年期美債利率和居民消費價格指數(CPI)的節奏走勢相近;歷次CPI均同比升至2%以上,10年期美債利率均破2%。伴隨著美國經濟修復加快及通脹壓力大幅抬升,我們重申10年期美債破2%的風險,對高估值資產存在不利影響。
近期,國內債市以震蕩為主,并未對美債收益率大幅上行產生“過激反應”,反映出市場對兩國經濟的預期不同。經驗顯示,中美債市走勢背離,與經濟基本面的背離緊密相關。例如,2010年上半年和2018年,均呈現美債收益率持續上行而中債震蕩下行的背離格局。
中國市場利率短期不會快速上行
據中國證券報,美債利率快速上行襲擾金融市場,引起各方警惕。然而,近期中國市場利率運行相對平穩,中國債券在相當程度上對美債走勢“脫敏”。究其原因,中美經濟與宏觀政策存在周期性錯位,中國市場利率水平率先重估,提前反映和消化基本面及政策變化的影響,短期不會快速上行。
在“美債風暴”席卷全球市場,展現“定價之錨”的威力之時,中國債券并未簡單跟從,而是在相當程度上對美債走勢“脫敏”。今年以來,我國10年期國債收益率僅上行約10個基點,以中美利差收窄的方式,吸納了大部分美債利率波動的影響。據統計,截至3月2日,中美10年期國債利差為183個基點,雖較2020年最多時收窄了近70個基點,但仍處于較高水平。
表面上看,在“美債風暴”之下,大額中美利差為我國債券市場提供了豐厚“安全墊”。更進一步分析,關鍵可能在于中美經濟與政策存在周期性錯位,中國市場利率水平先于美國市場上行,提前反映和消化了基本面及政策變化的部分影響。
2020年,我國率先控制住疫情、率先復工復產、率先實現經濟正增長。同時,我國堅持實施正常的貨幣政策,不搞“大水漫灌”,隨著疫情防控與復工復產取得積極成效,我國及時調整操作方向、力度和節奏,避免形成單向預期。市場上,無論是短期關鍵性指標7天期回購利率DR007,還是長期代表性指標10年期國債利率,均在2020年4月探明階段性底部,隨后有所上行。從時間上看,我國市場利率水平回升領先美債利率一個季度左右。從幅度上看,目前我國10年期國債收益率較2020年4月低點高出約80個基點,與美國10年期國債收益率自低點回升幅度相當。
去年二季度以來,我國市場利率對經濟金融形勢的變化反應及時充分,對近期美債走勢“脫敏”也就不難理解。綜合多方面因素判斷,近期我國市場利率繼續上行的風險仍可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