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幣于周三(12月9日)收于4年低點,此前中國央行將人民幣中間價下調至2011年以來最低水平。而在8日,6.4172的收盤價格也成為2011年8月10日后(當天收報6.4181),人民幣對美元即期匯率最低水平。
央行悄悄“默許”貶值?
自11月30日IMF決定給予人民幣儲備貨幣地位以來,人民幣已下跌了0.5%。而期權暗示,人民幣兌美元在2016年第一季度結束前回落至四年低點6.5的概率超過50%。人民幣上次觸及這一水平還是在4年前。
彭博社分析報道稱,鑒于中國已為人民幣贏得了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儲備貨幣地位,有越來越多的證據顯示,隨著中國將重點轉向經濟,中國正在悄悄允許人民幣貶值。
人民幣匯率下跌將有助于中國央行重振增速處于25年以來最慢水平的經濟。據彭博行業研究經濟學家歐樂鷹和陳世淵,當局也可能趕在美國加息前釋放被抑制的貶值壓力。中國央行副行長易綱上周表示,雙向波動是市場的一個正常特征。
“不排除這種匯價變動是當局面對貶值和經濟增長放緩壓力所采取的心照不宣的應對措施之一,”荷蘭合作銀行駐香港的金融市場研究主管Michael Every表示。“他們公開否認任何貶值風險,但是如果他們可以說一回事,但悄悄地做另一回事,而且同時又能控制這個過程的節奏,那么他們就很厲害。”
牛津經濟研究院:人民幣明年或貶值3%~4%
牛津經濟研究院(OE)亞洲經濟研究主管高路易對《第一財經日報》表示,預計人民幣對美元將在2016年貶值3%~4%,但是我們并不認為中國政策制定者會以大幅貶值來刺激增長。
此外,從外資行態度來看,部分觀點認為人民幣在成功加入SDR后利多已經出盡,因此可能會迎來貶值壓力上升的窗口期。但王涵也表示,人民幣國際化還有很長的路要走,央行仍有必要穩定人民幣匯率來提升“走出去”大戰略的投資收益,以及人民幣資產對于外資的吸引力。同時從對手方和籌碼角度來看,央行也有能力維持匯率的穩定。
瑞銀:維持明年人民幣對美元貶值5%預測不變
瑞銀證券12月8日發布報告表示,人民幣年內大幅貶值的可能性很小,預計今年年底前央行將保持人民幣對美元匯率貶值不超過6.5,到明年年底溫和貶值5%至6.8。
瑞銀經濟學家汪濤表示,預計央行可能會在明年美元相對其他主要貨幣升值期間或之后,允許人民幣對美元中間價溫和貶值,或者通過擴大人民幣匯率交易區間達到類似效果。
汪濤在報告中指出,外匯儲備跌幅超預期和外貿順差略有收窄可能加劇了人民幣貶值壓力,目前在岸市場人民幣對美元匯率貶值至6.4181、離岸市場貶值至6.4936。雖然單月外貿順差波動較大,但明年經常賬戶順差仍將較為可觀(占GDP的比重約3%)。隨著美聯儲加息而美元走強、境內居民和企業部門進行海外資產配置的需求增強、此前套利資本流入消退,再加上對外投資持續增長,人民幣貶值壓力將主要來自資本賬戶變動。
汪濤表示,雖然人民幣加入SDR貨幣籃子會在長期內推動政府和私人部門資產管理增加人民幣資產配置,但短期影響十分有限。在人民幣加入SDR之后,央行有更大的空間調整匯率政策,可能會繼續允許人民幣在12月15-16日美聯儲會議前后小幅貶值、釋放部分貶值壓力。
匯豐:調降2016年末在岸人民幣兌美元匯率預測至6.7元
匯豐(HSBC)分析師Paul Mackel和王菊在最新研究報告中稱,預計人民幣將于明年進一步貶值,并伴隨著更大的雙向波動。匯豐調降2016年末在岸人民幣兌美元匯率預測至6.7元,此前為6.6元。人民幣實際有效匯率可能已經觸及周期頂部。
分析師Paul Mackel和王菊在最新研究報告中稱,預計人民幣將于明年進一步貶值,并伴隨著更大的雙向波動。匯豐調降2016年末在岸人民幣兌美元匯率預測至6.7元,此前為6.6元。人民幣實際有效匯率可能已經觸及周期頂部。
分析師稱,人民幣外匯政策將更為放松,包括更為靈活的中間價和更寬的日內交易區間;匯率市場化在短期可能導致溫和貶值。
報告還稱,中國經濟增速放緩和中美貨幣政策分化,將造成中國企業和跨國公司外幣負債和敞口的進一步降低;企業的外債杠桿率和貨幣錯配的降低,將減少中國經濟改革中的風險。這并不意味著人民幣將步入長期貶值,人民幣的長期信心來自于中國的高儲蓄率和經常項目順差,以及相對較高的經濟增長率。
報告指出,中美利率周期的不斷分化,將為中國開放資本項目提供窗口期,無需擔憂資本過度流出;預計人民幣將很快成為重要的全球流動性來源。
新興國家貨幣匯率疲軟態勢料于明年緩解;人民幣波動性的提高在一開始會引發市場對新興貨幣的擔憂,但影響會逐漸減弱。
(21財經搜索綜合自外匯網、中財網、第一財經日報)
返回21財搜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