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5名阿根廷足球洋教練開始進駐北京中小學執教。雖然只有短短40天,但聘請外教高昂的薪酬足以看出主管部門對于發展中小學足球期望之大。然而,另一個事實卻難以回避,那就是本土足球教練僅從數量上就遠遠達不到學校的需求。本就稀缺的足球專業畢業生,能夠進入中小學授課的幾乎是鳳毛麟角。在洋外教顯然不能“普惠”所有學校的背景下,如何能讓本土的專業足球教師走進學校,才是目前更大的課題。
進展
洋教練由專項經費聘請
不含食宿翻譯40天薪酬36000元
“注意用腳背觸球,上身挺直,快,加快速度”。 在芳草地國際學校日壇校區,早晨7點不到,弗拉維奧就會和他的翻譯出現在校園的操場上,為即將開始的足球訓練課準備各種裝備,在接下來的40分鐘訓練中他會輔導孩子們帶球、扣球和射門在內的基本動作。另外,每周9節的常規體育課上,弗拉維奧也會親自上陣,帶著四年級的學生學習足球。
本周,5名足球洋教練開始進駐北京多所中小學執教,其中5名來自阿根廷知名俱樂部博卡青年和圣羅倫索隊的青訓教練目前已正式來到學校,5名荷蘭外教也將在本月底下月初“進駐”學校。47歲的弗拉維奧就是他們中的一員,日前已來到芳草地國際學校日壇校區執教的他將在未來40天時間里,負責球隊的訓練工作,同時還將肩負起培訓各校足球老師的任務。
自2015年北京市引進外籍教練推進青少年校園足球工作啟動以來,他和四位阿根廷同行是第一批來到北京執教的“洋外教”。此番通過推進青少年足球發展項目來到北京任教的這5名阿根廷教練的工資全部由相關主管部門負責,每人約為稅前36000元。除此之外,校方還要提供外教在校期間40天的住宿和餐飲的開銷,以及翻譯的聘請費用。
雖有洋教練的新“福利”政策,但部分學校對請洋教練的成本仍表示擔憂。一體衛科老師表示,如若未有相關部門的經費支持,學校是不會考慮長期聘請足球外教的,“可能只會考慮定期請來教一兩節課”。該老師認為,除了不易找到合適的外教之外,長期聘請外教需要付出的高昂經費成本,也將是一大問題,“目前學校并沒有聘足球外教的專項經費”。
學校認為洋教練難普惠
擔心水土不服
此次重金引進的10位洋教練能否彌補本市1800余所中學足球專業教師短缺?除了高薪聘請洋教練,很難達到普惠,有幸能夠享受“洋教練”短期執教的學校也表達出了一些隱隱的不安,擔心洋教練會對本市足球教育的“水土不服”。有校長表示,此次“洋教練”來到他們學校,希望這位來自足球發達國家的教練能夠為他們學校帶來先進的足球理念、先進的足球訓練方法以及青少年培訓的思路、課外訓練的指導等等,同時希望能夠在較短的時間內對現有的足球教師進行培訓,以及組織一些相關的比賽。然而,也有學校表示, “洋教練是否真的了解我們的學生,我們的孩子是否能適應洋教練的教學等等,畢竟外教對北京學校的教學環境和管理方式都不夠了解……”
而北京青年報記者在與已經開始訓練一周的洋教練溝通中似乎已經感覺到了他的些許不適應。“我沒想到差距這么大,無論是球隊的成員,還是班級里的孩子們連最基本的動作都不會,帶球、變向等動作更是無從談起,所以也讓我下定決心要從頭教起才行。”已經執教了一周的弗拉維奧皺了皺眉,略顯尷尬地表達出:其實學校孩子們的水平跟他的預期有著明顯的差距,初來乍到的他一開始對于學校學生相對較低的水平有些驚訝。
另外,“洋教練”在短期執教完成之后終將離開,本土的足球老師能否 “完美接班”也備受關注。面對本市中小學校足球專業教師的普遍短缺,足球專業畢業生進入足球專業教師隊伍人數少的現狀,高難度的資格準入、編制限制以及戶籍限制等就業壁壘亟須解決。
調查
體育教師僅10%受過足球訓練 多校未設足球教師
而北京市的足球訓練,更真實的狀況是什么樣呢?
去年北京市教委發布相關通知,全市中小學體育課將強化足球教學內容,特別從2016年起,北京中考將增設足球運球項目。
一份2015年上半年的教師招聘數據顯示,城四區64所學校在招體育教師,其中東城、西城、海淀存在體育教師缺口的學校數量,都高達20所左右。從招聘人數來看,多數學校還不止缺一位體育教師,如西城區體育教師的缺口達27人。
而專業的足球教練,則是稀缺中的稀缺品。目前全市已開展足球課程的中小學,多由體育教師來“兼職”足球教練。根據此前相關部門公布的數據顯示,北京市8500多名體育教師中,僅有10%接受過足球訓練。
“我們很多體育老師可以帶跑步、健美操,也可以帶籃球、排球,什么都能帶,就是帶不了足球,體育教師的足球素養普遍很欠缺,非足球專項的體育教師,根本就沒法教足球。”西城區今年剛入選北京校園足球特色校的一所學校,擁有2名足球專職教師,從校外又聘請了2名退役球員,4位足球教練已算是城區學校里數量較多的了,但相關負責老師表示,即使是這個數量,仍滿足不了足球普及的需求,“按我們足球教師的數量,僅夠中高年級開設足球課,全校開展也很困難。”
北青報記者了解到,城六區多數學校連一位專職足球教師都沒有。東城區一位校長透露,該區只有極少數學校有足球專業教師教學,絕大部分的足球教師都是由體育老師來兼職。
足球專業畢業生本來就少 當老師的僅占兩成
北京這么多中小學缺專業足球教練,那么北京的大學每年能培養多少足球教育專業的畢業生?他們中又有多少真正能夠到中小學任教?北青報記者調查了解到,目前本市開設有體育教育、體育訓練專業足球方向的高校只有北京體育大學、北京師范大學、中央民族大學、首都體育學院等少數幾所,每所高校每年的此類畢業生人數都只有兩位數,而且每屆均不超過20人。
北體大的一位專業老師透露,該校足球專項畢業生中,能進入北京中小學當體育老師的不足一半,而能夠成為專門的足球老師的人則更少。據北師大體育學院院長毛振明統計,畢業生最終從事足球教學的約占20%。
但是北青報記者也了解到,與央屬高校相比,北京生源較多的首都體育學院是北京中小學體育老師的主要輸送單位,為北京中小學培養了70%以上的體育老師。但受培養規模所限,目前該校體育教育訓練學院足球專項的畢業生每年只有十幾人,常常還沒畢業就被各中小學預訂一空。
考證難度大 戶口編制嚴 多數畢業生變成健身教練
與首都體育學院學生被各學校提前搶購一空的場面相比,北體大、北師大等央屬高校,足球教育類畢業生為什么很少能夠到本市中小學任教?據調查了解,并不是這些畢業生不愿意去,相反,中小學教師的職業穩定性和福利待遇都對他們有足夠的吸引力。但在北京,教師職業的門檻之高,足以攔住多數大學畢業生。
北京中小學教師的職業門檻主要有兩方面。首先是教師資格證。“改革后所有的師范類專業學生也需要考教師證,要當老師就必須考下來。但每年,體育老師教師證的考試通過率大致在30%,這個比率是限定死的,學足球項目的學生本來就不多,考下證來的就更少了。”毛振明說。
更高的門檻是編制和戶口。由于北京近年來壓縮進京指標,因此中小學校招聘新教師時,普遍要求應屆本科畢業生是北京生源。非北京生源要想當老師,要么需要有名校研究生學歷,要么選擇去北京周邊農村學校,或者干脆放棄戶口編制當合同制教師。而在北體大、北師大、民大等央屬高校,生源多數是外地的,大量足球教育類畢業生因此被擋在中小學門外,轉而去足球俱樂部、健身會所等企業。“中小學校即使爭取到了進京指標,通常會優先考慮給語、數、外等科目的老師,足球老師自然輪不上。”北京教育學院朝陽分院體育與藝術部主任胡靈燕說。(文/本報記者 張昆龍 林艷 雷嘉 劉旭 見習記者 武文娟 王曉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