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務院扶持雙創力度空前 園區系望掀炒作熱潮】國務院總理李克強10月21日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確定完善研發費用加計扣除政策,推動企業加大研發力度,決定在全國推廣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部分所得稅試點政策,推進結構調整,助力創業創新。
國務院總理李克強10月21日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確定完善研發費用加計扣除政策,推動企業加大研發力度,決定在全國推廣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部分所得稅試點政策,推進結構調整,助力創業創新。
會議指出,完善研發費用加計扣除政策,是落實創新驅動發展戰略,以定向結構性減稅拉動有效投資、推動“雙創”、促進產業升級的重要舉措。會議確定,從2016年1月1日起,一是放寬享受加計扣除政策的研發活動和費用范圍。除規定不宜適用加計扣除的活動和行業外,企業發生的研發支出均可享受加計扣除優惠。在原有基礎上,外聘研發人員勞務費、試制產品檢驗費、專家咨詢費及合作或委托研發發生的費用等可按規定納入加計扣除。二是允許企業追溯過去3年應扣未扣的研發費用予以加計扣除。三是簡化審核,對加計扣除實行事后備案管理。對可加計扣除的研發費用實行歸并核算。
為更大發揮積極財政政策作用,促進大眾創業、萬眾創新,培育經濟發展新的驅動力,會議決定,將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部分所得稅試點政策推廣到全國。一是從2015年10月1日起在全國范圍內,有限合伙制創投企業采取股權投資方式投資于未上市中小高新技術企業2年以上,該創投企業的法人合伙人可按投資額的70%抵扣應納稅所得額;居民企業轉讓5年以上非獨占許可使用權取得的技術轉讓所得,可享受500萬元以內部分免征、超過500萬元部分減半征收企業所得稅的優惠。二是從2016年1月1日起在全國范圍內,中小高新技術企業以未分配利潤、盈余和資本公積向個人股東轉增股本,高新技術企業轉化科技成果給予本企業相關技術人員的股權獎勵,個人股東和技術人員可在5年內分期繳納個人所得稅。
國信證券指出,時代呼喚“大眾創業、萬眾創新”,在中國現階段有其迫切性和必然性:經過三十年的高速增長,土地、人口、自然這三大紅利均已衰減且相當程度被透支,生態環境也日益惡化,未來發展需辟新路能否通過改革提升存量資源效率,特別是通過激發大眾的創新精神及創業動力以提升存量人口資源效率,對中國經濟能否從高速增長過度到有質量的中速增長,將是關鍵變量。
從資本市場上來講,國家層面對“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推動,有望令全國的高新園區加速轉型從而率先受益。中銀國際此前發布的研報稱,由于園區企業大多為國資公司,市場化程度較低,園區企業在創投方面成果寥寥。但是隨著國資改革的推進和科技創新、股權融資的活躍,園區企業轉型投資已經是大勢所趨,而未來它們也有機會以更為市場化的姿態介入創投領域,實現產業升級目標。
市場人士認為,“大眾創業、萬眾創新”受到高層高度重視,已成為激發市場活力、潛力和社會創造力,打造發展新引擎的重要戰略,此次國務院會議還增加了更多的積極信號,比如將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部分所得稅試點政策推廣到全國等,A股市場上涉及科技企業孵化的產業園區公司已經站在時代的風口,有望掀起一輪波瀾壯闊的炒作熱潮。
高新發展(000628)是國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中第一批股份制試點企業,也是國家科委、國家體改委在全國進行科技與經濟相結合的首家股份制試點企業。成立伊始,公司主要承擔成都高新區起步區的建設和高新技術產業投資。經過多年努力,公司形成了包含建筑施工、期貨經紀、廚柜制造、房地產等業務在內的多元化業務格局。目前,成都高新區已經成為我國中西部高端產業最集中、創新資源最富集對區域經濟拉動最強勁的區域之一。依靠股東背景優勢,公司有望受益園區發展提速。
中關村(000931)致力于房地產開發建設、醫藥業務和高科技業務發展,積極參與中關村科技園區基礎設施和創業軟環境建設。地產開發將堅持“科技地產”戰略方向,充分利用“中關村”的品牌資源、股東資源和自身資源,致力于科技園和物流園區的開發與管理、房地產開發與建筑施工等業務領域,成為眾多地產企業里有獨特競爭優勢的企業;同時公司將大力發展旗下醫藥企業北京華素制藥股份有限公司,拓寬產品線,擴大銷售額,力爭早日躋身大型制藥企業行業之列。
張江高科(600895)作為張江園區運營服務主體中唯一的上市公司,是張江高科技園區開發、運營、服務的主力軍。三板市場、注冊制等多層次資本市場建設直接打通張江創投“進退通道”。未來張江園區將在產業創新、制度創新、金融創新進行探索,園區將實現空間載體升級、企業集聚和功能拓展,區內土地價值直接提升。日前公司與中航科技等成立飛天眾智O2O平臺,是國內首家服務于“中國制造2025”和“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國家級科技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