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9日訊:據新華社消息,在對英國進行國事訪問前夕,國家主席習近平10月18日接受了路透社采訪。
習近平指出,這次我應伊麗莎白二世女王邀請對英國進行國事訪問,期待著同英國領導人和各界朋友共商兩國關系發展大計,為今后一個時期中英關系繪制路線圖,為兩國各領域務實合作注入新動力,共同開啟中英全面戰略伙伴關系的“黃金時代”。
談到在中國金融市場現代化和全球化發展進程中,倫敦能夠發揮什么樣的作用問題時,習近平說,倫敦是世界金融中心之一,是世界經濟血液循環的一個重要泵站。加強同倫敦的金融合作,肯定是互利雙贏的選項。中英兩國金融合作起步早、發展快、潛力大,走在各領域合作前列。近年來,兩國簽署了雙邊本幣互換協議,中國在倫敦設立人民幣清算行,英國成為亞洲以外首個獲批人民幣合格境外機構投資者初始額度的國家、首個發行人民幣主權債券的西方國家、首個將人民幣納入外匯儲備的主要發達國家。這是雙方合作的一大亮點。
只要條件具備,中國愿意積極考慮加強兩國金融市場互聯互通。倫敦可以發揮金融領域的獨特優勢,在中國金融市場現代化和全球化發展進程中發揮積極作用。
談到中國企業拓展海外市場問題時,習近平指出,中國企業發展得益于世界經濟,應該為世界經濟發展作出貢獻。中國已經成為世界制造業大國,突出優勢是處于全球產業鏈中游,高鐵、核電、汽車等一大批產業和裝備處于國際先進水平,性價比好,符合很多國家需求和承接能力。中國愿同包括英國在內的各國開展多種形式的國際產能和裝備制造合作,把各自比較優勢銜接起來,實現聯動發展。欣克利角核電站項目是中英法三方合作的產物,希望三國企業充分發揮各自優勢,確保項目順利實施,造福英國人民。
在談到中國經濟形勢時,習近平說今年上半年中國經濟增長7%,符合全年增長預期目標,也是全球主要經濟體中增長最快的。一個國家經濟增長,有快有慢是正常的,不能說只能加速、不能減速,這不符合經濟規律。上半年中國經濟增長7%,是在經濟總量10萬多億美元的基礎上實現的,相當于一個中等國家全年的國內生產總值,帶來的增量比前幾年兩位數增長還要多。
中國同國際市場密切關聯,全球經濟情況總體偏弱,中國不可能獨善其身。中國經濟發展有讓我們擔憂的問題,我們正在抓緊加以解決。我們也擔憂世界經濟增長乏力,這對各國特別是發展中國家發展不利。
歷史學家湯因比博士認為,“挑戰-應戰”是人類文明發展的重要動因。中國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正經歷新舊動能轉化的陣痛,但中國經濟穩定發展的基本面沒有改變。中國新型工業化、信息化、城鎮化、農業現代化深入推進,國內市場需求強勁,經濟發展具有巨大潛力、韌性、回旋余地,結構性改革正在深化,中國經濟的前景十分光明。
中國正在統籌穩增長、促改革、調結構、惠民生、防風險,加強和創新宏觀調控,提高經濟發展質量和效益,解決經濟發展中存在的不平衡、不協調、不可持續問題,更加注重創新驅動,更加倚重消費拉動。中國利用外商投資政策不會變,我們會健全商業法治,保護知識產權,促進公平競爭。中國將推進“一帶一路”建設,積極開展國際產能合作,拉動中國同世界經濟共同增長。
面對近期國際國內金融市場形勢變化,我們陸續出臺降準降息、完善人民幣匯率形成機制等一系列舉措。目前,市場風險得到相當程度釋放,內在穩定性增強。下一步,中國將按照市場化、法治化方向穩步推進金融改革,培育公開透明和長期穩定健康發展的資本市場,完善風險管理,穩定市場預期,放寬民間資本進入金融領域的限制,更好支持實體經濟發展。
在談到足球運動時,習近平指出,我對中國足球的最大期待,就是中國足球能躋身世界強隊,使足球運動為增強人民體質、激勵人們頑強奮斗精神發揮重要作用。中國將深化足球體制改革,以發展青少年足球、改革足球職業體制、加強國際合作、壯大足球產業等目標為抓手,走出一條既符合足球發展規律又適合中國實際的足球發展路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