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稱,此次定向降息主要起到信號作用,未來會有更多的領域得到定向降息的惠顧,比如棚改、小微企業貸款甚至是首套房貸款。
對于定向降息,多位業內人士則給予很大肯定。而對于央行會否全面降息,業界則仍存較大分歧。
定向派:全面降息時點或后推
民生證券:全面降息不會出現,央行上述政策等同定向降息。
國信證券分析師鐘正生:央行不會愿意主動降息,原因有三:一是管制利率的信號意義下降;二是央行需顧及對商業銀行資產負債表的影響;三是央行需顧及中美貨幣政策的聯動效應。加上定向降準、再貸款和抵押補充貸款等“定向降息”貨幣政策工具的功能尚待進一步挖掘,央行啟動全面降息的時點自然可以往后推一推。
交通銀行資產管理中心高級研究員陳鵠飛:央行貨幣政策因時因地預調、微調的需求正在相應增強。綜合內外因素,9月份可能是適時啟動新一輪定向降息、切實降低融資成本的最佳時點。
全面派:基本面不佳不得不出手全面降息可能性大
花旗銀行中國研究部主管沈明高:今次下調支農再貸款利率是定向降息第一步,但對經濟的影響較有限,畢竟農業不是支持經濟增長的重要力量。未來央行擴大減息范圍,甚至全面減息的可能性挺大,因為目前經濟基本面不佳,中央若要保經濟增長7.5%,就不得不出手。
澳新銀行:央行宣布貧困地區符合條件的農村金融機構的支農再貸款利率可在優惠利率基礎上再降1個百分點,被市場視為降低貸款利率的又一項政策,預計這一所謂的“定向降息”有望擴展到更多領域。
巴克萊中國首席經濟學家常健等:中國經濟在第二季的反彈主要受政策驅動。政府希望完成7.5%的經濟增長目標,更多政策放松不可避免,降低經濟中的中期利息/融資成本是央行的當務之急。預計下半年將兩次降低基準貸款利率,并繼續通過抵押補充貸款(PSL)實施寬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