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違建千平方米視而不見、衛生環境臟亂差視而不查、違章經營視而不禁……”7月3日下午,南京市紀委、市督查辦發出“大干一百天、環境大掃除”專項整治行動的第14號問責通報,高淳、鼓樓、南京化工園等單位3起責任事件8名相關責任人因工作不力而被集中問責。(7月4日中國新聞網)
干部被處罰的事件在我國的公職系統內是很常見的事情,但是由于辦案的效率問題,使得一部分的干部免于了嚴厲的處罰,相較而言,就是那些芝麻綠豆大小的小懲大誡。這樣的過程給予他們很多“走后門、托關系”的辦法,其中的案例比比皆是的。近日被曝光的關于原河南省周口市扶溝縣人民檢察院檢察長薄玉龍,其曾在2012年被查出向上級行賄和介紹賄賂,遭到免職,但不久即被重新啟用為周口市人民檢察院反瀆局政委。這樣的處罰力度根本就是沒有達到合格的標準的,怎么樣才能夠保障群眾的利益呢?
近日南京市的紀委就對于懲罰的效率問題做出了嚴肅的規定,當日或者是第一個工作日就對未能履行工作的干部進行了問責的處罰。由于近日的南京市在進行全市范圍內的“大干一百天、環境大掃除”專項整治行動,在此項活動中仍然出現一些干部的不作為的情況,使得效率低下,破壞了整個工作的進程之外,還有的就是在群眾當中樹立很不良好的形象,根據當地市紀委第14號問責通報,高淳、鼓樓、南京化工園等單位3起責任事件8名相關責任人因工作不力而被集中問責。
在此次通報中,該市紀委、市督查辦首次公開了問責“出爐”的“前因后果”:從問責的啟動、調查的展開,到處理意見的提出、研究,再到處理決定的形成、送達,全景式地向民眾展現出來。這種速度充分體現了對民意、對社會輿論的尊重。筆者認為這樣的公開透明的方式,能夠讓群眾更多的參與到了平常的日常管理當中,對于納稅的群眾來講,也是極好的一件事情。這就是我國所一直倡導的“透明型、服務型”的政府部門,這也就是群眾所期待的黨和國家所要前行的發現。既保障了群眾的利益,也同時維護了公職部門的形象,這樣雙贏的局面就是該大力的倡導。(唐糖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