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商務部全國拍賣信息管理系統的統計,由于全國公車改革步伐明顯加快,各地公車拍賣數量明顯增加。(8月19日 中青在線-中國青年報)
據商務部統計,今年上半年,全國機動車拍賣業務同比大幅度增長44.3%,成交額為35.7億元。”可以看出,公車改革已拉開序幕走向深入。不可否認,在今后一段時間,公車公開拍賣必然會成為各地貫徹落實《黨政機關厲行節約反對浪費條例》中“取消一般公務用車”條款最普遍的方式。公車改革已成大勢所趨,公開拍賣作為目前車改中處置車輛的一種好方式正被大量運用。公車拍賣已不再是單純的商業行為,而是讓群眾知曉公車改革,參與公車改革,監督公車改革的窗口。
首先,公開拍賣公車能讓群眾看到政府車改的決心。公車改革已經在多個地方,多個領域探索試點了多年,但給大家的感覺有點雷聲大雨點小,收效也不甚理想。去年,中央出臺《黨政機關厲行節約反對浪費條例》,取消公車已成必然之勢。要使社會大眾都知曉、參與公車改革,面向社會公開拍賣公車就是最好的舉措之一。畢竟有群眾直接參與的競買,他才對這次車改有新認識、有新感受,也會由旁觀者變成直接參與者。
其次,拍賣公車必然會助推車改進一步深入??梢韵胂螅斔泄嚤慌馁u后,正常公務出行要不受影響,那必然會出臺新的公務出行保障機制。無論是發放補貼還是面向社會購買服務,無形中就助推了公車改革這一“老大難”問題得以向前、向最節約和完善的地方前行。我們開展任何工作都是如此,沒有變革肯定就不會有所創新和突破。沒有公車改革,因公車使用、管理出現的各種腐敗行為也無法最終清除。
另外,公開拍賣可以提高車改中車輛處置透明度,杜絕腐敗。所拍賣的公車因使用年限、車況不一,其定價人為決定因素較大。只有全面公開車輛狀況,拿出權威機構的評估結果,通過公開拍賣主動接受社會的監督,斬斷一切可能借車改中飽私囊的念想,將腐敗行為拒之門外,那國有資產才不會流失,車改中的公車價值最大化才可能得以體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