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1日,各家保險公司按照規定向保監會提交了《關于深化商業車險條款費率管理制度改革的指導意見(征求意見稿)》(以下簡稱“《征求意見稿》”)的反饋。險企人士普遍認為,這標志著車險費率市場化改革已進入全面落地階段。
行業牽頭,逐步放開自主權
此次《征求意見稿》提出,中國保險行業協會應按照大數法則要求,建立財產保險行業商業車險損失數據的收集、測算、調整機制,動態發布商業車險基準純風險保費表,為財產保險公司科學厘定商業車險費率提供參考。這就明確了財險公司的在車險費率改革過程中的主體地位。
平安產險車險專家指出,“此次《征求意見稿》明確了一個信號,即財險公司將逐步掌握車險費率制定的主動權,這無論對財險公司還是消費者都是利好消息。當然這也對財險公司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此外,該《征求意見稿》還提出,保險監管機構將根據保險市場發展情況和保險市場成熟程度,逐步擴大財產保險公司商業車險費率厘定自主權,最終形成高度市場化的商業車險費率形成機制。上述專家指出,“為了防止惡性競爭,此次費率市場化不會一蹴而就,而是在實踐中逐步將主動權交還給市場和財險公司。”
條款簡化,保護消費者權益
目前,國內市場上主要保險公司使用的車險條款主要是ABC三套車險條款,也就是人保、平安和太保三家公司條款。按照《征求意見稿》的思路,改革初期,計劃實行一套示范條款,并搭配部分創新型條款,現行的ABC條款亦將退出歷史舞臺。
據了解,此前的ABC條款中,商業車險分為主險和附加險兩類,主險包括車損險、第三者責任險、全車盜搶險和車上人員責任險;附加險包括劃痕險、玻璃單獨破碎險、倒車鏡及車燈單獨損失險等38個附加險別。條款的復雜、繁瑣導致了很多車主在出險之后才發現未購買相應保險的現象。改革后將實施一套示范條款,整合了相關附加險,并刪除了部分存在爭議的責任免除條款及免賠率,使條款結構更加簡單,方便消費者解讀;此外,在創新條款方面,《征求意見稿》鼓勵財險公司開發商業車險創新型條款,為保險消費者提供更多選擇,滿足社會公眾不同層次的商業車險保障需求。
平安產險車險專家指出,示范條款的出臺,減少了爭議性條款,使保險責任更加清晰明了,消費者不用擔心買保險時了解不到、出了事故免責不賠的情況,合法權益得到了有效保障。
此前平安產險委托第三方進行的消費者調查指出,對于車險,消費者關心的仍然是價格和理賠服務。平安產險車險專家指出,費率改革后,消費者購買車險時的花費和獲得的理賠服務都將獲得相應的提升,“高保低賠”、“無責不賠”等問題將得以有效解決;消費者會有更多的產品選擇權,保險責任更多、條款結構更簡單;同時,創新型條款亦將使各家保險公司的條款具有差異性,競爭的主要方向也將逐步轉變為如何運用自身風險篩選能力為消費者量身打造適合的車險產品,消費者將從中獲得更多的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