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6日下午,《關于全面推進公務用車制度改革的指導意見》和《中央和國家機關公務用車制度改革方案》下發。按照新方案,我國取消副部級以下領導干部用車,取消一般公務用車。普通公務出行社會化,適度發放公務交通補貼。司局級每月補貼1300元、處級800元、科級及以下500元。方案要求中央國家機關今年完成改革。
毋庸諱言的是,一直以來給各級官員配車雖然有明確的規定標準,但實際上這些規定形同虛設,其中緣由不僅僅是官員圖享受,更有把公車作為講派場、擺闊氣、揚官威的道具,以標榜自己不同凡響的身價。雖然配車從來都以“工作需要”為冠冕堂皇的理由,但經不起拷問的是,難道普通干部和職工就沒有用車的“工作需要”嗎?近些年來,一般民眾都自費購車解決交通問題,而收入相對百姓豐厚得多的官員們為何不能購買自家車,卻依然享用公車,這顯然是把享用公車作為一種事實上的特權,并且由此造成各級財政的沉重負擔,滋生出種種腐敗,讓民眾深惡痛絕。公車改革,勢在必行!
車改難,難就難在觸動了既得利益者的利益。正如有專家所稱,公車改革難以推進的真正原因,是制定公車改革政策的人又是公車的既得利益者。如果既得利益者不能真正削減自己的利益,那么,公車改革永遠只會是雷聲大雨點小。沒有觸動既得利益的魄力,公車改革則很難改得動。而從此次車改方案,可明顯看出中央決心,也讓人感受到既得利益者的利益被觸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