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隨著市場競爭的不斷加劇,知名企業知識產權侵權案件也逐年增多,繼海信集團、蘋果、LV之后,中華涼茶老字號王老吉與加多寶之間長達896天的“紅罐之爭”也于12月19日在廣東省高級人民法院落下帷幕。法院判定紅罐涼茶包裝歸王老吉所有,責令加多寶停止使用與王老吉紅罐涼茶相同或相近似的包裝,并在七日之內賠償廣藥經濟損失1.5億元及合理維權費用26萬余元。
作為知識產權領域的典型案件,王老吉和加多寶之間的“紅罐之爭”被譽為“中國裝潢第一案”,受到了社會各界的高度關注。其實回顧兩者之間的合作歷史,會發現明顯是加多寶侵權違規。1995年王老吉與加多寶母公司鴻道集團簽訂的《商標使用許可合同》中,已明確約定授權鴻道生產經營紅色罐裝、紅色瓶裝王老吉涼茶。2012年廣藥集團收回“王老吉”商標生產權后,本就附屬于王老吉商標的紅罐包裝被加多寶以“創作說”、“使用說”、“貢獻說”為由起訴,掀起“紅罐之爭”。隨后,王老吉又將加多寶告上法庭,要求停止侵犯并索賠1.5億元。經最高法院指定,兩案由廣東高院合并審理。
從2012年7月“紅罐之爭”開始立案,這起長達30個月訴訟維權案終于水落石出。2014年12月19日,廣東省高級人民法院公開宣判:紅罐裝潢權應該由王老吉享有,加多寶公司更無權享有,判定被告加多寶飲料食品有限公司立即停止使用與涉案知名商品王老吉紅罐涼茶特有包裝裝潢相同或者相近似的包裝裝潢;立即停止生產、銷售與涉案知名商品王老吉紅罐涼茶特有包裝裝潢相同或者相近似的包裝裝潢的產品;立即銷毀與涉案知名商品王老吉紅罐涼茶特有包裝裝潢相同或者相近似包裝裝潢的庫存侵權產品;立即停止使用并移除或銷毀所有載有被控侵權產品的廣告(包括但不限于電視廣告、視頻廣告和平面媒體廣告)以及各種介紹、宣傳材料等。
縱觀王老吉也加多寶之間長達兩年的法律鏖戰,不難發現,和王老吉分道揚鑣之后,加多寶不是遵守法律規定另立新品來正當競爭。反而是頻繁發布“紅罐涼茶領導者”“每賣10罐涼茶有7罐是加多寶”等違規的標語誤導消費者,其目的是轉移王老吉品牌的商譽價值。而法院判決的下達維護了中華老字號、“涼茶始祖”王老吉的合法權益,1.5億元的巨額賠款也讓加多寶為自己的侵權行為付出了代價。
其實,加多寶侵權只是眾多知識產權侵權案的一個縮影。縱觀各個行業,諸如“太白兔”、“哇哈哈”、“農天山泉”等混淆視聽,借勢營銷的侵權案件不勝枚舉,卻極少有企業會像王老吉一樣用兩年多時間,橫跨廣州、重慶、北京等多地運用法律手段維護自身合法知識產權。
北京黑鐵科技首席戰略分析師師天浩在博文中指出,任何國家,任何一家公司,無論處于優勢還是劣勢,使用知識產權維護自己品牌利益是無可厚非的。甚至已經坐穩老大地位的蘋果,也難免為了自身權益對三星進行知識產權維權。侵權王老吉紅罐的加多寶,在電視節目、車體廣告、地鐵公交站牌等公開場合狂轟濫炸的時候。我們從一個企業發展的角度去看,加多寶為何不另創品牌而是選擇赤裸裸的侵權之路?肯定是為了利益,而對于權益受損方的王老吉,拿起了法律的武器保護自己就更天經地義。
繼今年北京成立知識產權法院后,12月16日,廣州知識產權法院也舉行了揭牌儀式。多地成立專門的知識產權法院,彰顯了國家對加大知識產權保護力度的決心。作為企業知識產權維權的典型案例,王老吉的成功維權也為其他企業維權樹立榜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