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集團稅務與資金副總裁蔡磊近日在上海表示,隨著政策層面一系列措施的頒布和落地,相信電子發票會很快推廣全國。
近日,高頓財務培訓旗下GTS(高頓稅務峰會)聯合上海財經大學商學院舉辦的第四屆中國稅務總監高峰論壇暨“2014年度十大稅務杰出人物”頒獎典禮在滬召開,與會的京東集團稅務與資金副總裁蔡磊在會前接受了第一財經的專訪。
對于與電子發票緊密相關的電商稅收征管問題,蔡磊認為,電商稅收信息征管已經是迫在眉睫的現實問題,預計明年將有大動作。
蔡 磊
融入頂層設計
11月3日,國務院李克強總理舉行經濟座談會,京東集團創始人兼首席執行官劉強東受邀出席。劉強東在座談會上呼吁大力推廣電子發票,促進社會誠信體系的完善,促進行業更加公平規范競爭。
11月19日的世界互聯網大會上,劉強東再次發出上述建議。
得到集團最高層的高度關注和多次力推,讓蔡磊更感重任在肩。作為電子發票的重要推手,近三年來,他一直為電子發票的推廣與普及四處奔走,做了大量的工作。
2013年6月27日,京東開具出中國內地首張電子發票。目前京東電子發票覆蓋范圍已包括北京、上海、廣州、成都等16個省市自治區。蔡磊透露,預計到本月底將擴大至20個省。
截至目前,京東已經開具超過3000萬張電子發票,總金額近百億元。
蔡磊分析,電子發票的優勢體現在節能環保、國家監管、消費者權益保障、企業成本效益等多個方面。一是環保低碳,電子發票向全國推廣,每年可節約3萬畝林木資源,這對于環保事業有著重要意義。每張紙質發票的領購成本約為0.2元,京東每天要開出幾百萬張發票,發票紙張的成本積累起來也相當可觀。
二是能幫助國家獲取經濟大數據,加強國家財稅監管。電子發票開票數據實時上傳稅務機關,稅務機關可以及時掌握納稅人的開票情況,對開票數據進行查詢、統計、分析等利用,加強了稅收征管和發票管理,提高了信息管稅水平。
三是倒逼誠信機制完善,有效促進稅務的誠信、公平。無論商家如何夸大宣傳,只要到系統里查詢一下,其真實經營情況便能一目了然。
就在總理座談會后不久,電子發票得到國務院正式明確全面推廣。11月16號,國務院發布《國務院辦公廳關于促進內貿流通健康發展的若干意見》,其中第一條“規范促進電子商務發展”中明確指出,“加快推進電子發票應用,完善電子會計憑證報銷、登記入賬及歸檔保管等配套措施。”
電子發票終于融入到國家政策層面,這讓蔡磊對下一步的發展充滿信心,“以前是可以推動試行,現在是加快推進,相信很快會推廣全國。”
據了解,上海市作為電子發票首批五個試點城市,2013年12月28日起已在全市開展電子發票應用試點。京東華東總部、1號店、易迅網、東方購物等四家電子商務企業被納入首批試點。上海市國家稅務局表示,待相關條件成熟后,在向上海市注冊登記的企業銷售商品時也可開具電子發票。
將導致電商征稅?
隨著國家政策的不斷完善和各地政府相關政策的推進,電子發票將在全國范圍的線上、線下企業內得到推廣應用。
不過,目前電子發票主要在京東、蘇寧等B2C電商中獲得推廣,且只在其自營電商平臺開具電子發票,對于各自平臺上的商家尚無有效約束力。此外,僅靠B2C網站的推廣,顯然離普及還有很大距離,占據國內電商市場半壁江山的天貓、淘寶至今尚未表態支持。
而這背后,是一個近年來廣受爭議的問題:電子發票的推廣會不會導致“電商征稅”成為現實?
電商沒有門店,稅務機關只能借助信息化手段來管稅。在稅務部門信息化推進速度還有待提高的時候,電子發票顯然將成為稅務機關加強監管的有力工具。業內人士表示,電子發票有利于科學決策,在全面稅收征管的同時,對小微企業合理減稅。
馬云去年雙11時就曾公開表示,在淘寶上開店的賣家有94%是不需要征稅的,只有6%需要征稅。
由于沒有工商注冊、沒有實體店,加之分布區域廣,給“實體化”“屬地化”的監管部門工作帶來了巨大挑戰。
蔡磊在受訪時說,電商稅收征管已經不是理論性的問題了,近年來隨著電子商務的飛速發展,目前來說,這已經成為一個迫在眉睫的現實問題。
蔡磊表示,電商稅務征管面臨著一系列的問題,比如納稅主體難以判定、跨境電子商務征收管轄權難以判定等。幾個月前接受媒體采訪時他曾透露,已被邀請為中央財經領導小組辦公室課題組成員及全國人大財經委員會電子商務法稅收法制課題組副組長,同時國稅總局也成立了國家電子商務稅收征管的課題組,他自己也參與其中。
可見,電商征稅已是必然選項,作為課題組一員,蔡磊預計明年將有大動作,他也強調,“依法納稅是企業誠信的體現,推廣電子發票不會使企業稅負增加,反而長遠有利于規范減稅。”
(編輯:明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