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銷量有所回暖,但從前11月的整體市場占有率看,自主品牌的低谷期仍然還未度過。
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的統計數據,前11月自主品牌乘用車共銷售672.49萬輛,同比增長3.71%,占乘用車銷售總量的38.12%,占有率同比依然下降2.02個百分點。
自主品牌市場占有率的下降也引起海外媒體以及咨詢機構的關注。就在前不久,FT中文網援引世界知名調查機構J.D.Power的杰夫·布羅德里克的觀點稱,“國內品牌做的正是它們應該做的事情——致力于質量。但在我們看到質量差距縮小之際,我們并未看到市場份額上升?!?/p>
銷量下降原因眾多
“以上兩個原因確實給自主品牌的生存帶來一定壓力?!北本┍背絹嗊\村汽車交易市場中心副總經理顏景輝在接受《第一財經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以限購為例,中國汽車工業協會此前發布的數據顯示,上海、北京、廣州宣布實施限購政策之后,自主品牌的市場占有率下降近一半,僅維持在10%左右,遠低于全國市場32%的水平。全國乘聯會副秘書長崔東樹在天津限購后也表達了類似的觀點,他認為限購不僅對所在地的天津一汽,包括所有的自主品牌車企影響都很大,因為天津市郊區的購車群體原本買自主品牌的居多,限購將誤傷郊縣群體。
而記者拿到的一份上海地區的新車上牌統計數據顯示,隨著滬牌價格的步步走高,滬牌消費結構也出現明顯變化,中高級新車在上牌量中的比重進一步提升,而入門級以及小型車上牌量相對減少。以11月為例,本月豪華型轎車的上牌量為1347輛,同比增長24%,而微型車的上牌量僅為155輛,同比下降21%左右;綜合前11月的數據可見,豪華型轎車的上牌量達到1.3萬輛,同比增長8.83%,也成為細分市場中上牌量唯一正增長的車型,其余包括中高級車、A級以及以下車型都出現較大程度的下降。與此同時,據了解,在滬牌消費力量中,自主品牌車型被進一步排除在外。
對此,中國汽車工業協會常務副會長兼秘書長董揚曾公開表示,“機動車限購政策傷害了中國自主品牌”。與此同時,另外一家自主品牌的相關人士也曾對記者抱怨,“國家應該限制合資品牌的產能,不能任由其一味地擴大,以至于對自主品牌的生存空間造成擠壓”。按照他的邏輯,如果政府對合資品牌的產能進行限制,在有限的產能之下,合資品牌必然會生產價格和利潤空間更高的車型,而不是用低價車進一步搶占自主品牌的市場份額。不過,在顏景輝看來,諸如上述政策確實影響了自主品牌的市場表現,但這是市場經濟下的必然情況。自主品牌之所以出現目前的相對“低迷”狀態,更多的原因在于此前在發展思路上的錯誤。
此前,奇瑞汽車總經理助理、銷售公司總經理黃華瓊在媒體面前直言不諱地揭示出自主品牌此前發展的“不可持續性”,從根本原因上說,自主品牌之前更注重規?;氖袌鲂?疲于對量的追求,“試圖依靠低價搶占市場”,而忽視了對質的堅守和品牌的打造。
合資自主煮成“夾生飯”?
“如果說早在3年多以前,國內首款合資自主車型理念S1上市時,大家對合資自主是否會擠壓自主品牌還持肯定態度的話,現在這一‘威脅論’基本可以解除?!币晃徊辉竿嘎缎彰钠嚪治鋈耸空J為。
從乘聯會發布的前10月國內車市銷售數據看,目前的合資自主品牌,除上汽通用五菱寶駿和東風日產啟辰之外,其余品牌在銷量上都乏善可陳。數據顯示,廣本理念S1前10月銷量不足4000輛,同比下降70%;東風本田思銘總銷量也不足10000輛,同比下降28%以上。
在業內人士看來,從整體上說,東風日產啟辰之所以有相對較好的市場表現,前10月銷量超過9萬輛,主要緣于日產對這一品牌的相對重視,“在日系品牌近兩年因政治等多方原因而出現需求低迷的情況下,發展合資自主可以有效規避‘民族情結’,從而補回部分日產失去的市場?!焙途稍兗瘓F高級咨詢師張海濱認為。在此之前,日產汽車首席規劃官安迪·帕爾默在接受《第一財經日報》記者采訪時也曾表示,合資自主品牌啟辰不是日產品牌的“附屬品”,而是其發力差異化市場和進軍國內新能源汽車市場的新的兵力。
另外,在汽車分析師張志勇看來,上汽通用五菱寶駿也不被認作為嚴格意義上的合資自主品牌。“因為從某種程度上看,寶駿是五菱希望實現自身突破并拉動品牌向上的產物?!睆堉居聦τ浾弑硎尽*毩⑵嚠a業評論員夏樹也對記者表達了上述觀點,在他看來,在整個上汽通用五菱的體系下,五菱是更為強勢的一方,因此,寶駿的誕生并不是嚴格意義上的合資自主產物。
“合資自主目前本身的銷量不大,所以很難說對自主造成了什么沖擊?!睆堉居抡J為,從某種意義上說,合資自主目前已經做成了“夾生飯”。而夏樹則認為,“夾生飯”都已經是相對客氣的說法,“在我看來,這把火根本就沒有燒起來”。從目前來看,合資自主品牌的處境也確實如此,從政策的層面看,雖然政府一直試圖引導和推動,但收效甚微?!皬倪@點看,政策的出發點就是錯誤的,在以‘合資換技術’為出發點的思路基本失敗的情況下,試圖用合資自主最后一搏,從外方手中換來技術,但外方給予合資自主的,都是落后甚至淘汰的技術?!毕臉湔J為?!巴夥讲辉敢馔度胄碌募夹g,所以合資自主一上來就失去了可持續發展的可能性?!睆堉居卤硎尽?/p>
而從市場的層面看,張海濱認為,合資自主也并不能給經銷商帶來所謂的“邊際效應”,反而增加了進車以及庫存管理的成本。因此,在上述業內人士看來,談合資自主威脅自主品牌,在今天來看,基本上已經成了“偽命題”。
“面對壓力,自主品牌已經在做出調整,而且逐步獲得新生?!毕臉湔J為,在他看來,今年來,包括奇瑞、吉利、長安等自主品牌都在市場上有了令人“驚訝”的表現。以奇瑞為例,隨著瑞虎和艾瑞澤系列車型的推出,奇瑞的品牌口碑和銷量都有所提升。數據顯示,11月奇瑞汽車國內銷量同比增長34%,達到3.43萬輛,實現了今年來的8連增,已經體現出較強的回暖趨勢。
“不過,對更多的自主品牌來說,他們還需要進一步的調整?!毕臉湔J為,“還有一些自主品牌在走之前的老路?!痹谏鲜霾辉竿嘎缎彰姆治鋈耸靠磥?這將會導致的一種結果就是,自主品牌的兩極分化進一步加劇,而未來,兼并重組也有可能在自主品牌內部進行。插圖/劉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