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財經中國經濟論壇傾情呈現的“中國最佳商業領袖獎”高峰論壇于12月17日在上海國際會議中心舉行。傳統經濟行業領袖與互聯網新經濟領軍者共論“商業模式的顛覆與重構”、“制造與智造的創新融合”、“共享與共贏的生態思維”等熱點話題。
雙11帶來的全球化商業變革,整個阿里集團都在強調數據、云計算的時候,天貓也不會例外。阿里巴巴副總裁、天貓事業部總裁王煜磊在論壇上發表了主題為“互聯網經濟與商業模式重構”的演講,告訴你如何通過數據挖掘提供體系標準化,幫助商家對不同消費者提供不同服務。
阿里巴巴副總裁、天貓事業部總裁王煜磊(攝影 吳軍)
以下為王煜磊演講的文字直播:
我在阿里巴巴工作十年,,我理解的互聯網思維一句話就可以講的很清楚,過去大家多知道有一個詞,屢戰屢敗,互聯網的思維剛好反過來,叫屢敗屢戰,因為夢想一定要實現。
我今天主要談兩個方面的問題:一是雙十一的數據呈現,二是談談雙十一帶給我的一些啟發。
大多數人在那一天把你最主要的身份忘記了——消費者身份,那天是消費者的節日,那一天你一定會透過你的手機、PC來買一點東西。對我們來說,那一天可以說是盛況空前,不敢說跟IPO相似,但是那天在我們大的會場里面云集了中國很多媒體,乃至全球的很多媒體,在不停的關注我們的成交數據,直到這個數字定格在571億。
關注這個數據的同時,我們也有的很多思考。今年雙十一最大的特點是沒有讓你感受到驚心動魄,基本在我們的所有控制或者所有預測的范圍里邊產生了這樣的數據。從09年到14年,五年來很多人記住了191億,那次很多人開始了解雙十一。
消費者沒有對錯,關鍵是你能否滿足他們的需求
消費者的認知是不斷發生改變的,我們很多企業在自己的產品、營銷端碰到問題的時候,大家往往會說,我發現今年很多營銷的手段,營銷的方式怎么沒有效果?其實這里邊有非常多的創新的嘗試和思考,因為消費者的習慣發生了改變,去年你可能花100塊錢放在PC端的時候,按照我們交易額,差不多80%來自于PC端,今年只有一半來自PC端,換句話說,你花的廣告費,去年還有80人可以看到,今年只有一半的人可以看到,這意味著你花的錢有一半已經損失掉了,這是在創新當中我們每個企業家要面對的。如果你是大眾消費者的話,你首先要知道你的消費者在哪,如果消費者發生改變,你也要發生改變。
很多企業在這個過程當中都會碰到一個非常大的挑戰。我曾經跟朋友聊過諾基亞的例子,現在很多人都在用智能手機,智能手機最大的特點你用一天一定要充電,但是諾基亞手機從來沒有這個問題,他在乎的是我能不能通過這個手機更多的聯系。未來會不會諾基亞有一天又成為耳熟能詳的品牌呢?我們也不敢下決定。蘋果就是這樣的過程,它回過頭來做的很多事情。我們公司曾經有一個非常好玩的同事,他拿IBM筆記本裝了IOS的操作系統,問他為什么這樣?他是一個做技術的同事,他說這個操作系統是我最喜歡的,我說你為什么不買一個蘋果電腦,他說IBM的黑本更符合我的氣質,這就是消費者,其實消費者沒有對錯,關鍵是你的產品是不是能找到消費者真正喜歡的東西。
任何一個產品在世界上我相信都能找到他的消費者,阿里巴巴平臺需要做的事情,說簡單一點就是,我們希望每個產品通過阿里巴巴這樣一個平臺都能找到他的消費者,讓他和消費者建立更好的連接,至于是什么樣的產品,這件事更多的交給了企業家,交給了生產商,因為你們更了解你們的產品,你們可以把你們產品做的更好,我們能做的是幫助你的產品找到消費者,讓消費者用的更好。
雙十一迭代:優惠不止50%,化身全球的消費節日
全球化,今年我們提全球化的時候認為是全球化的元年,其實全球化遠遠超過了我們的預期。在雙十一那天全球已經有217個國家和地區參與到了雙十一的盛況,想一想這個數字,200多個國家和地區,說到這個數字大多數人只有在一個場景聽到過這個數字,每四年一度的奧運會,才會有200多個國家參與,但我們雙十一這樣一個促銷打折的活動也做到了。
為什么會有這么多人參與?
其實背后是我們對于整個雙十一的思考,雙十一已經遠遠脫離了所謂打折、促銷活動的范疇,它是一個全民消費者的節日,為什么有這樣的變革?這也是我們通過我們不斷演進,這是創新迭代的過程,第一年我們給到消費者認知是五折。不知道在座各位有多少人注意到今年雙十一面對消費者端的兩個變化,在座的各位有沒有看到我們線下廣告?在座各位有沒有看到過我們電視廣告?
其實今年的雙十一我們打的沒有像往年一樣50%,我們不止50%,這樣的廣告其實就表達了我們對雙十一的創新迭代和思考,未來的雙十一我們會變成狂歡,變成品牌和消費者溝通的節日。
雙十一今年能做到這樣的規模,不僅僅是因為我們在這里付出了多少,而是我們不斷的了解品牌,了解消費者,中國消費者乃至全球消費者,到現在這個時點上他們需要什么,我們在這個時點上能夠把他們需要的東西抽象出來給到他們,才有這樣的增長,未來的雙十一還會有大規模的增長,但是增長背后的核心是我們對于消費者端和普通人的消費能不能有理解,要形成這樣的影響力就必須站在這個時代了解普通人想什么,需要什么,在痛點中找到這樣創新的機會,我們把這樣的機會給到所有中國企業,幫助他們不斷的升級換代,幫助我們消費者獲得更好的產品和服務。
未來是屬于數據分析的時代
主持人說今天可以把天貓這個詞分享個大家,但其實天貓對我來說,感覺是一個最熟悉的陌生人。我想,簡單一點講,阿里巴巴就是一家數據公司,是什么樣的數據公司?是把你所有行為不斷累積數據,通過對數據的分析不斷給你想要的東西。今天阿里巴巴在電商領域累積著大量的消費數據,包括金融、健康、娛樂,我們都在累積數據。有一天我們開玩笑說,誰最了解你?那個人一定不是你自己,而是一個數據公司,那個數據公司唯一做不到的就是沒有辦法把你畫的跟你長的一模一樣。
數據是無所不在的,關鍵是我們對數據的理解、挖掘。未來有一天,我們希望我們能夠跟企業家一起告訴你,什么樣的消費者需要什么樣的東西,我們在手機品類里面,其實已經可以做到,什么樣的配制可以賣什么樣的價格,賣給什么樣的消費者。核心我們是阿里巴巴過去幾年,通過雙十一自己沉淀的。
雙十一我們有很多數據營銷,通過數據們告訴大家要什么,甚至我們今年在雙十一當天可以預測到全中國的快遞資現在的飽和程度。
以上是雙十一帶給我的一些思考,最后想跟大家分享的是,雙十一這件事是一個事件,未來的電子商務、互聯網給大家帶來的將不僅僅是思維的變革,而是一個更加嶄新的時代。
(編輯:王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