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夜LME鋅價開盤報于2270.5美元/噸,最高觸及2289美元/噸,最低觸及2255美元/噸,收盤報于2258.5美元/噸,較前一交易日收盤價下跌14美元/噸。今日國內滬鋅1411合約開盤報于16825元/噸,最高16860元/噸,最低16670元/噸,尾盤收于16740元/噸,較上一個交易日收盤價下跌90元/噸。全天共成交190676手,持倉量減少72996手至94872手。
現貨方面,0#鋅主流成交16860-16960元/噸,對滬期鋅主力1501合約升水140-210元/噸,1#鋅成交16800-16830元/噸升水70元/噸附近,月底資金趨緊,持貨商換現出貨情緒積極;部分中間商逢低掛單接貨,但整體依舊情緒謹慎,采購積極性不高;周末前少有補庫跡象,下游情緒謹慎,整體成交愈發清淡。
庫存方面,目前LME鋅庫存合計669075噸,較上一報告日增加2725噸。其中注冊倉單580100噸,較上一報告日增加4675噸、注銷倉單88975噸,較上一報告日減少1950噸。上期所報告庫存108221噸,注冊倉單27093噸,較上一報告日減少526噸。
就國際市場而言,鋅市的供應緊缺不在鋅精礦一端,就目前高企的加工費便可窺見鋅精礦的供應量仍然較大,此前被熱議的世紀礦據了解會再多運營一季,這也使得市場對鋅精礦集中閉坑的預期變得更為理性,故目前有一定供應緊缺現象的在精煉鋅一端,根據ILZSG的數據,1-8月全球精煉鋅的需求遠大于供應,且增速也遠超供應,并且預期這種情況會延續至年底,我們認為這會使鋅仍然成為資金作為多頭配置的品種,但做多熱情回歸理性。
而國內方面,滬鋅現貨升水在前期略有收斂后又被重新推升至300元/噸以上高位,雖然CNIA的數據顯示我國1-9月累積生產精鋅419.2萬噸,同比增長7.2%,但受益于基建、輪船等方面需求的整體增加,我國鋅市供需較為平衡,加之部分貿易商利用現貨渠道優勢推高升水等操作,都將對鋅價帶來一定提振。
不過中國的宏觀數據在四季度初仍然差強人意,這使得市場不得不對中國宏觀經濟的運行持有一定的悲觀態度,另外美元指數的強勢也同樣會令金屬承壓。總的來看,四季度鋅價難以具備趨勢性上行的基礎,維持寬幅區間震蕩的概率相對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