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縣委教育實踐活動辦領導小組安排,縣財政局牽頭開展“集中整治 ‘三公’經費開支過大問題”工作,將該整治工作列入了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問題整改的重中之重,周密安排,制訂控制“三公經費”專項方案,確保了該專項整治活動有序、平穩推進。
一、積極開展“三公”經費專項整治活動
為全面了解全縣預算單位“三公”經費使用管理情況,縣財政公消辦牽頭開展了專項整治活動。專項整治活動采取自查自糾和重點檢查相結合的方式,自查范圍包括縣直各預算單位、12個鄉(鎮),實現全覆蓋,并重點抽查了四個鄉鎮和16個縣本級單位。從自查、抽查情況看,各單位的公務接待支出、公務用車支出及公務采購支出都有不同程度下降,在檢查過程中也發現了一些問題:部分單位公務消費刷卡不及時,沒有做到三票合一;存在超標準接待,陪客過多現象;部分車輛維修商戶維修報價過高等。對檢查發現的問題,所涉單位整改態度積極,整改到位,確保年度“三公”經費較上年有較大幅度的下降。
二、建立“三公”經費長效管理機制
一是嚴格“三公”經費預算管理。牢牢把握政府預算這一源頭管控環節,從嚴控制行政經費和“三公”經費。除中央和縣委、縣政府確定的增支項目外,一律不得新開支出口子,切實減少“三公”經費和會議費支出;二是完善厲行節約規章制度體系。根據工作方案和職責分工,相關職能部門在集中檢查、充分調研的基礎上,制定完善了公務接待、因公出國、公務用車等方面的規章制度,擴大了公消監管范圍,為“三公”經費管理提供制度保障;三是積極推動“三公”經費公開。根據縣委縣、政府要求,結合我縣實際,對各單位各部門的 “三公”經費使用情況進行公開,自覺接受社會監督。
三是加強“三公”經費執行管理
公消辦按月對各單位上報的“三公”經費進行數據匯總分析,掌握全縣執行進度,嚴格控制總量,確保“三公”經費總量控制目標不突破??h財政將按照縣委、縣政府部署,緊密結合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會同有關部門進一步完善機制、加強監管,確保我縣“三公”經費只減不增。(丁先貴、謝平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