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屆全國新農村文化藝術展演和四川省首屆農民藝術節暨民間藝術節(以下簡稱“一展兩節”)將于本月26日—28日在達州市舉行。昨日,在成都舉行的“一展兩節”新聞發布會上,省文化廳廳長鄭曉幸表示,將通過此次系列活動,進一步助推群眾文化服務的轉型升級。
文化服務要面向基層群眾。鄭曉幸指出,節會將牢固樹立文化惠民樂民的理念,把著力點放在基層,讓廣大基層群眾唱起來、舞起來,豐富文化享受。
文化服務要力創品牌。文化系統還需培育發掘一批農村群眾文化隊伍,打造一批具有突出影響力和推廣價值的群眾文化品牌,展示具有濃郁蜀風鄉情的民族民間藝術風采,為群眾文化活動的組織開展探索新的路徑,打造新的示范平臺。
文化服務需提高群眾的幸福指數。政府主導、社會參與。文化部門需積極引入社會力量和市場主體投入到節會方方面面的準備過程中,有助于發揮基層特別是農村文化服務的基礎作用,大力培育有文化、懂技術、會經營的新型農民,推動農村人口盡快融入城市;增強新型城鎮化的群眾文化活動覆蓋率、吸引力,提高城鄉居民生活幸福指數。
一個人何以幸福?除了衣食無憂、居有其所,還應有精神追求和文化熏陶。從這個角度說,文化也是改善民生的重要組成部分,是群眾幸福指數的重要衡量尺度。文化大繁榮大發展的最終目的是要文化為民,文化惠民,才能讓人民群眾活得更有尊嚴,更有發自內心的幸福指數。
如果文化福利不能最終為人民群眾所共享,那么文化建設將成為無源之水、空中樓閣。文化為群眾服務的一個重要標志就是人人參與文化建設,個個共享文化成果,讓群眾在文化建設中自我表現、自我教育、自我服務,真正成為文化繁榮發展的主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