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積極開展業務培訓,提高業務人員素質。針對單位財務人員業務素質偏低的實際情況,首先,把好入門關,要求從事會計工作的必須有會計從業資格證,沒有取得會計從業資格證的,一律調離,把具有較高業務素質和較好職業道德的財務人員吸收到該崗位上來;其次,加強單位財務人員專業知識的培訓,建立起單位財務人員業績考評機制,由縣財政局具體負責,國庫集中支付中心和各單位配合,每年對各預算單位相關人員進行一次客觀、全面的考核,對業績突出的,由縣財政局給予表彰;三要逐步培養具備與國庫集中支付改革相要求的、具有較高業務素質的網絡信息管理員。
二、完善國庫支付機制,保證財政資金安全。積極推進國庫集中支付電子化管理,以財政“大平臺”系統為技術平臺,加強報賬制管理,嚴格規范支付程序,確保財政資金安全。通過加強預算指標管理、用款計劃管理、支付令管理、結余資金管理,負責全縣所有資金指標的管理和下達、資金計劃的核定、紙質報表的備案、結余資金的滾動使用等。
三、轉軌會計核算方法,提供會計核算軟件。根據進一步推進地方國庫集中支付制度改革要求,全面恢復預算單位的會計核算權和財務管理權,將國庫集中支付中心兼管的預算單位會計核算職能退回原單位,并由國庫集中支付中心為各預算單位提供統一會計核算軟件,服務器由支付中心控制,并協助各單位健全財務制度、做好新舊會計制度銜接、會計賬目設置、會計資料交接工作等。
四、加大公務卡制度改革,強化公務卡風險管理。在公務卡覆蓋所有預算單位,"三公”支出一律使用公務卡結算的基礎上,不斷完善公務卡管理機制。以國庫單一賬戶體系為基礎,實現公務卡制度與國庫單一賬戶體系的有機銜接,通過制度創新和技術手段實現對預算單位公務卡消費信息的動態監控。完善公務卡支持系統,方便預算單位用款。指導預算單位利用公務卡加強財務管理,提高工作效率。按規定使用中國銀聯標準信用卡,嚴格公務消費和個人消費的保密性要求。強化公務卡風險管理,防范信用風險。
五、加大細化部門預算編制改革,為國庫集中支付改革確定基礎。一是在編制項目預算時,要做好項目預算偏制的前期準備工作,特別是做好項目規劃、評估評審和可行性論證等基礎工作,提高項目預算編制的科學性和準確性,把好預算審核關,通過嚴格審核,認真篩選,避免將不成熟項目列入預算,提高項目預算的可執行性,具體項目應力求細化;二是做好部門之間的公平公正,解決好單位之間資金不平衡的問題,解決好貧富不均、苦樂不均的現狀;三是要維護預算的嚴肅性,著力防止項目之間隨意調整、追加預算以及超預算、擴大預算范圍等行為的發生。(徐葵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