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希泉:“今年的政策,和往年政策不一樣,我們招???,就是自考,以后不給我們學校指標了,這個指標不發到我們學校而發到別的學校,他招生的時候和給指標的時候至少差了一年吧,那我們也不知道省里政策發生變化。”
黃海學院認為,“春季高考政策調整使學校陷入被動局面,省內20多所學校都存在這種情況,部分國辦學校也在其中?,F在各個高校都在向教育廳爭取妥善解決。”該校一位負責人表示,受害的不只是黃海學院一家。
黃海學院宣傳部負責人:“往年沒出現這種事,這種事山東省大多數學校都存在,像山東協和有3、4千人,國辦學校也有,教育廳突然調整了政策,按往年都是追加計劃,最低分180分基本都能考上,今年剎住了一下,學校也沒辦法。各個學校都沒辦法,只能按教育廳規定辦。我們動員他們報山東省9月9號剛剛公布的25所學校,你不能來一趟了連個學歷、學籍都沒有。”
教育部明確要求,各省級教育行政部門和高校要嚴格執行招生計劃,嚴禁高校無計劃或擅自突破計劃規模進行招生。山東省教育廳近日發文,重申嚴禁各高校未經批準擅自招收任何形式的“預科生”,明確禁止違規招收高校“預科生”或以“預科生”名義招收高中后起點中職學生。
就黃海學院事件,記者昨天聯系了山東省教育廳發展規劃處、學生處、高等教育處等多個部門,均未得到回復。一位黃海學院的外省學生告訴記者,即便學校答應退回學費,他過去一年的損失也無法彌補。
學生3:“我們在學校所花的不止這些,回去以后怎么面對父母,怎么辦?”
昨天,黃海學院表示,將嚴格執行教育部、省教育廳的招生政策,做好學生思想工作,協助學生做好學籍申請工作,圓每一位學子的求學夢。(中國廣播網記者吳喆華 實習記者齊志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