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的十八大報告勾勒出了小康社會的絢麗前景,倉稟實而知禮節,其中市民最為關注的莫過于收入倍增計劃,即確保到2020年,實現國內生產總值和城鄉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
來自湖南統計局的數據顯示,2010年,湖南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為16566元。這意味著,2020年,湖南城鎮人均可支配收入將達到33132元。
這一中國夢其實離我們很近。9月10日,記者從湖南省統計局了解到,2014—2020年湖南GDP增速只要達到年均增長5.4%,即可實現收入翻番目標。不過值得一提的是,2012年,湖南人均GDP33480元/人,在全國僅居第20位,人均GDP要步入小康,依然任重而道遠。
經濟運行周期里
年均增長5.4%我省不費力
【信息快遞】在湖南省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指標體系中,要求全省GDP到2020年比2010年翻一番。2011—2013年,湖南GDP增速分別為12.8%、11.3%、10.1%,分別居全國第13位、16位和13位。連續三年兩位數以上高速增長,為湖南全省目標實現贏得了先機,使得2014—2020年湖南GDP增速只要達到年均增長5.4%,即可實現翻番目標。
【專家解讀】湖南省統計局專家黃陳武:分析經濟運行軌跡,將改革開放以來全國與湖南GDP歷年增速作5年移動平均值(詳情參看制圖),可看到全國與湖南GDP呈明顯周期性波動,且波動趨勢基本一致,由此不難看出,盡管當前湖南正處于經濟周期的下行階段,但在過去3個周期的谷底GDP增速均高于5.4%。這表明,湖南GDP要實現年均增長5.4%的最低目標是有把握的。
實現收入倍增
長沙一馬當先,湘西州要努力
【信息快遞】在市州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考評指標體系中,GDP到2020年要實現翻番目標,GDP需要在2011—2020年間年均增長7.2%。由于已有前3年較快發展的基礎,減輕了后7年的壓力,其中,長沙、郴州只需保證這期間GDP年均增長4.7%、4.9%即可完成目標,即使近三年增速較慢的湘西州今后7年也只要達到年均增長6.9%即可完成GDP目標,其他市州增速只需保證5—6%之間即可達成目標。
【專家解讀】湖南商學院尹元元教授:長株潭、湘南、大湘西、洞庭湖四大區域共同構成了一個完整湖南。目前,湖南經濟存在區域發展不平衡等諸多問題,經濟相對欠發達地區,企業生產有利條件相對較少、產品流通市場相對狹小,全省一盤棋,因地制宜地加大對欠發達地區的扶持就顯得特別重要,通過加大招商引資優惠力度、發展特色優勢產業或加大對企業(特別是工業企業)技術革新的政策性扶持等方式促進當地經濟發展,都是不錯的舉措。
人均GDP要小康
三縣市增幅需達15%
【信息快遞】盡管湖南GDP總量向好,但人均GDP并不樂觀,2012年,湖南人均GDP33480元/人,在全國僅居第20位,遠落后于第10的經濟總量排位。除此之外,我省部分縣市區人均GDP要完成目標任務難度較大,人均GDP需保持年均10%以上增速,才能完成全面小康建設的共9個,其中醴陵市、雙清區、鶴城區等3個縣市區需要保持人均GDP在15%以上增速方可完成小康目標。
【專家解讀】國家統計局湖南調查總隊相關負責人:根據測算,以2010年為基準,要實現2020年全省城鄉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的目標,2013—2020年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實際增長速度達到6.7%,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年均實際增長速度達到6.3%就可實現。全省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實際增長率,2011年分別為7.9%和10.6%,2012年分別為10.7%和11.5%,2013年分別為9.8%和12.5%,均高于10年翻番所需要的7.2%的年增長率,為實現10年收入翻番目標打下很好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