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來
我國曾對臺風進行四碼編號
先是有不同的家族,不同的姓,然后才編排輩分,臺風命名有點像家譜一樣,“家族”是受影響的14個國家或地區,分別提出10個臺風的名稱。
氣象專家解釋,臺風命名法也就是西北太平洋和南海熱帶氣旋命名系統,也可稱為熱帶氣旋命名系統,臺風指的西北太平洋和南海的熱帶氣旋的一個等級,常常被人們誤以為是熱帶氣旋的替稱。
國際上統一的熱帶氣旋命名法是由熱帶氣旋形成并影響的周邊國家和地區共同事先制定的一個命名表,然后按順序年復一年地循環重復使用。
命名表首先給出英文名,各個成員國家可以根據發音或意義將命名譯至當地語言。西北太平洋地區是世界上繼美國后熱帶氣旋活動最頻繁的地區,每年登陸我國的就有十個之多。
在有國際統一的命名規則以前,有關國家和地區對出沒這里的熱帶氣旋叫法不一,同一臺風往往有幾個稱呼——我國按其發生的區域和時間先后進行四碼編號,前兩位為年份,后兩位為順序號。
設在日本東京的世界氣象組織屬下的亞太區域專業氣象臺的臺風中心,則以進入東經180度、赤道以北的先后順序編號。美國關島海軍聯合臺風警報中心則用英美國家的人名命名,國際傳媒在報道中也常用關島的命名。還有一些國家或地區對影響本區的臺風自行取名。
為了避免名稱混亂,1997年11月25日至12月1日,在香港舉行的世界氣象組織(WMO)臺風委員會第30次會議決定,西北太平洋和南海的熱帶氣旋采用具有亞洲風格的名字命名,并決定從2000年1月1日起開始使用新的命名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