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報訊 (見習記者劉素宏)昨日本報報道,內蒙古自治區騰格里沙漠腹地部分地區出現排污池。當地牧民反映,當地企業將未經處理的廢水排入排污池,讓其自然蒸發。然后將黏稠的沉淀物,用鏟車鏟出,直接埋在沙漠里面。昨日15時許,阿拉善騰格里經濟技術開發區管委會陳主任向新京報記者表示,目前阿拉善盟、阿拉善左旗、開發區管委會已成立聯合調查組,對污染事件進行調查和整改,具體調查正在進行中。
官方:可能監管不到位
早在2010年,就有媒體曝光了寧夏中衛市的造紙廠將大量造紙污水排向騰格里沙漠的污染事件。此后4年間,多家媒體都先后報道了該工業園區污染問題。《經濟參考報》曾報道,中華環保聯合會對內蒙古在內的9省份工業園區進行調查,發現一些地區的工業園一方面打著“生態循環經濟”的旗號獲得政府審批,另一方面卻縱容很多高污染企業以及小作坊的生產,甚至一些國家明令關停的污染企業,也在這里集中排污,逃避監管,工業園區成了其違法經營的“保護傘”。
陳主任昨日稱,2012年,央視曾對騰格里經濟技術開發區違規生產進行過曝光,隨后15家企業停產,另6家有污染預處理設備的企業仍可生產。至于騰格里沙漠出現刺鼻氣味等現象,陳主任回應,這可能是監管上不太到位,企業出現了偷排漏排的現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