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規范肉類生產經營行為,昨日,陜西省食安辦下發通知,要求各地市組織農業、畜牧、食藥監、公安等多部門,通過聯合行動、突擊檢查、明察暗訪等,有針對性地深入開展肉及肉制品執法檢查,對肉類食品違法行為嚴查重處,保障市民飲食安全。
通知要求各地市食品安全辦組織農業、畜牧、食藥監、公安、民委等有關職能部門,對肉類屠宰場、肉制品生產企業、批發市場(含附設冷庫)、集貿市場、超市、肉食店、肉品專營店和餐飲服務單位等場所進行聯合執法檢查,深入排查清理不合格肉及肉制品,嚴禁食品生產經營者購進、銷售、使用無合法來源肉品以及無“兩證兩章”(動物檢疫合格證、肉品品質檢驗合格證,動物檢疫合格印章、肉品品質檢驗合格印章)和腐敗變質肉品。
加強對牛羊肉等清真食品生產經營環境、生產經營許可、清真標志等的監督檢查,加大對清真屠宰戶、經營戶和餐飲店等檢查力度,對不符合清真食品生產經營要求的,要及時糾正、妥善處理;對“清真不清”、“假冒清真”等問題,要堅決清理、查處和取締。
各部門要采取聯合行動、突擊檢查、明察暗訪等有效措施,集中打擊摻雜使假、私屠濫宰和收購、加工、銷售病死肉、注水肉、劣質肉等違法經營行為,對定點屠宰企業收購、屠宰未經檢驗或檢驗不合格生豬、牛、羊、禽行為及非定點廠生產加工未經檢疫檢驗“白條肉”的“黑窩點”、“黑作坊”、“黑工廠”,要集中時段、集中力量,聯合執法、全面排查,依法取締,不留死角,加大懲罰力度,做到“嚴查、嚴辦、嚴處”。對購銷、屠宰病死畜禽和使用違禁藥物、非食用物質涉嫌犯罪的,一律移送公安機關審查、立案,堅決防止以罰代刑、有案不移、有案不立等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