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美市場持續改善,本港出口大增
新華網訊,據大公網報道,歐美經濟持續改善,刺激上月香港出口值按年升 11.4%至3092.1億元,不但遠較市場預測的升5%為佳,更創去年1月以來最大單月升幅,上半年出口值則按年升2.8%。出口商指出,美國經濟漸入佳境,歐洲市場亦逐步由谷底彈升,均利好香港出口表現,只是港商仍受內地勞工不足、勞動成本上漲等因素困擾,未來出口走勢仍充滿挑戰。
香港中華廠商會副會長徐炳光表示,歐美市場經濟已經見底,港商對當地市場審慎樂觀。同時,內地消費者對香港品牌有信心,因此香港出口到內地的比例亦見增加。然而,港商仍受到內地勞動成本增加、勞工短缺、人民幣波動等影響,令大部分香港中小企經營困難。
本港品牌受內地歡迎
有港商指出,現時在珠三角從事制造業愈來愈困難,不少港商選擇往人力資源較豐富的中、西部設廠,也有港商選擇到東南亞,以免生產過分集中于內地。他說,上月出口情況理想,主因是部分廠家開始付運圣誕節訂單,但國際環境充滿變數,前景仍難確定。
港府發言人表示,上月出口增強,因大部分主要市場表現改善。展望未來,先進市場的經濟復蘇勢頭如進一步加快,應會為包括香港在內的亞洲出口帶來支持。然而,外圍環境持續不穩,仍然受著各種不明朗因素左右,包括美國貨幣政策正常化引發的不確定性、歐元區經濟體復蘇疲弱,以及世界不少地區的地緣政局轉趨緊張。他強調,港府會繼續密切留意有關情況。
統計處數字顯示,上月轉口與港產品出口合計的商品整體出口貨值為3092億元,較去年同月上升11.4%,其中轉口貨值為3044億元,上升11.4%,港產品出口貨值為48億元,上升7.3%。同時,上月進口貨值為3,523億元,較上一年同月上升7.6%。
今年上半年的商品整體出口貨值較去年同期上升2.8%。其中轉口貨值上升2.8%,而港產品出口貨值亦上升3.7%,而商品進口貨值上升3.3%。今年上半年錄得有形貿易逆差2632億元,相等于商品進口貨值的13.3%。經季節性調整的數字顯示,今年第二季與對上一季比較,商品整體出口貨值錄得 3.4%的升幅,其中轉口貨值上升3.4%,而港產品出口貨值上升3.7%。同時,商品進口貨值上升1.3%。
按地區分析,上月與去年同月比較,輸往亞洲的整體出口貨值上升12.5%。尤其是印度升34.1%、泰國升16.6%、中國內地升13.9%、越南升13.5%和馬來西亞升11.6%。另一方面,輸往日本的整體出口貨值則下跌2.4%。除亞洲外,輸往其他地區的部分主要目的地的整體出口貨值亦錄得升幅,尤其是英國升13.3%、美國升5.7%和德國升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