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網冷水江站7月23日訊(分站記者 周俊 謝立松)7月22日,氣溫持續升高,在冷水江市錫礦山地區生態抗污林基地,林業部門和錫礦山街道辦事處干部職工,采取機械抽水和人工提水的方式對生態抗污林進行澆灌,確保抗污樹種的成長成活。作為冷水江錫礦山地區“兩型社會”示范區建設的重要一環,冷水江已在該地區種下抗污樹種3500余畝,成活率達到95%以上。
近年來,冷水江市不斷推進錫礦山地區綜合治理工作,大刀闊斧開展了涉銻企業整頓,積極實施重金屬污染治理,工業污染源治理、錫礦山地區的安全飲水工程、集中式砷堿渣庫建設、歷史遺留砷堿渣無害化處理等重點項目,分期啟動寶大興采空區搬遷避讓工程和防污抗污樹種栽培試驗,取得了明顯成效。去年8月,省委副書記、省長杜家毫在錫礦山視察時作出重要指示,要求加大錫礦山地區綜合整治與轉型發展力度,促進“世界銻都”安全發展、綠色發展,打造全省“兩型”社會建設示范區。
結合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冷水江市委、市政府將錫礦山地區治理作為解決民生問題的重要突破口,在多年來對錫礦山地區綜合治理的成果和經驗的基礎上,不斷聽取群眾意見、不斷總結工作方法,擬用10年左右時間,以產業整合、環境治理、基礎設施、生態修復、新興產業、民生工程為重點,將錫礦山地區建設成為“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的“兩型社會”示范片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