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環保部向上海、江蘇等5省市人民政府發出通知,要求飲用水源必須24小時監測。緣由是包括太湖等重要水源地出現藍藻提前暴發。
據衛星遙感監測,隨著氣溫升高,4月3日太湖首次出現了藍藻聚集,發生的時間比去年有所提前。環保專家介紹,藍藻作為一種最為普遍的藻類植物,在地球上已在眾多湖泊存在有35億年的歷史,尤其是像太湖這種屬于富營養狀態的湖泊,但并不意味著出現藍藻,水質就會有明顯下降。
省環保廳相關負責人表示,今年以來,太湖湖體平均水質穩定在Ⅳ類,繼續處于輕度富營養狀態。各項指標中,高錳酸鹽、總磷略有上升,氨氮持平,總氮指標下降。國家考核的9個集中式飲用水源地水質全部達標,主要指標均滿足或優于國家標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