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發(fā)大別山古城,計劃投資總額50億元,建成后將帶來每年超200萬人次的游客量。”對于中國貧困縣之一的羅田縣來說,這是該縣歷史上引進的最大一筆投資,也許是該縣擺脫“貧困”枷鎖的轉折點。但對于羅田縣盧家灣的村民來說,這意味著祖墳將被遷址、耕作百年的土地將被征用,或許連生活多年的盧家灣都將不復存在。(9月22日《長江商報》)
實事求是地說,如果真如想象中那樣的美好,占地總面積達1600畝的古城建成后,將帶動當?shù)刈钌?000人就業(yè),第一年游客量將達200萬人次,將帶動最少數(shù)十億的產(chǎn)值,這無疑是一幅非常壯美的圖畫,是一個讓人遐想,讓人神往的美好畫面,但我們千萬也不能忘記這樣一句話,“理想很豐滿,現(xiàn)實很骨干。”我們的設想是不是建立在客觀公正科學的基礎上論證出來的,是不是理智情況下做出的判斷,是否有第三方的評估,這些都需要我們客觀、冷靜地回答。
前不久,廣東一知名城市規(guī)劃師在微博上批評“出事官員”不懂常識,規(guī)劃“瘋狂又狂妄”,山頂挖湖,山地修建百米大道。作為一個GDP一年不到100億元的貧困縣來說,如此大手筆的投資理應慎之又慎,稍一不慎就可能雞飛蛋打,導致投資失敗,這對地方經(jīng)濟無疑是雪上加霜,這既嚴重影響地方經(jīng)濟的發(fā)展,造成巨大的鋪張浪費,也影響黨和政府的形象,影響政府公信力,甚至也會嚴重影響人民群眾的生活。
小心無大錯,貧困縣本身底子就薄,實在是經(jīng)不起折騰,如果這時因為擺脫貧困的急切心情沖昏了我們領導干部的頭腦,大家腦子一熱,在熱血沸騰中被一些美好的“圖畫”誘導,盲目地相信了一些商人的“畫餅”,于是就不經(jīng)嚴謹認真科學的論證,就沖動地開始規(guī)劃建設,這樣盲目上馬的工程,一旦遇到風吹草動,就可能引起很多連鎖反應,會后患無窮,最終收拾爛攤子的還是我們的地方政府,還是當?shù)氐娜罕姟?/p>
“造一座城容易,造一座活城很難,旅游古城的發(fā)展需要文化的魂。”中國旅游研究院副院長、中南財大教授舒伯陽建議,希望開發(fā)商和地方政府能“冷靜一點”,企業(yè)不能盲目樂觀,政府還需甄別真正的投資者。專家的話希望當?shù)氐念I導干部能夠聽到,能夠反思一下,對50億造古城再科學地論證一下,再三思而行。
作者: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