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今年1月下旬第二批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開展以來,全省各地各部門和單位認真貫徹落實中央和省委決策部署,結合省委“兩個意見”,立足實際,切實解決“四風”問題,統籌兼顧抓好“五個結合”。活動中涌現出一大批好的做法、創新舉措和成功經驗,積累了豐富的實踐成果、制度成果和理論成果。(四川日報9月22日)
在全黨深入開展以為民務實清廉為主要內容的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是黨中央作出的重大戰略部署。在一年的時間內,各地黨員干部都以飽滿的政治熱情和良好的精神狀態,努力把教育實踐活動組織好、開展好,在解決作風不實、不正、不廉上取得實效,在提高群眾工作能力、密切黨群干群關系、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上取得實際成效。回顧群教活動取得實效的原因,筆者認為心系群眾、為民辦事、踐諾守信才能群教活動取得實實在在的效果。
思想自覺才能促進行動自覺。開展好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真正了解群眾所需、所想、所盼,就要做到真正深入基層,不僅要“身入”更要“心入”。走馬觀花式的下基層搞調研嚴重影響到干群之間的信任度,廣大黨員干部要把自己擺進去,通過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真正做到思想上向惠民富民匯集、工作上向為民利民凝聚、作風上向親民愛民轉變,以思想自覺促進行動自覺。
“泥腿子“干部好過”嘴皮子“干部。在群眾身邊,有兩種干部,一種是“泥腿子”干部,深入基層,為群眾辦實事、解難事,也走入了群眾的心窩子里。另一種是“嘴皮子”,凈跟群眾玩虛的,夸夸其談,就是不干實事,工作沒什么起色,群眾得不到什么實惠。走群眾路線,最群眾歡迎的是那些多些雪中送炭的實事的干部,對群眾而言,“空口白牙”編織的美好未來不如事關衣食住行的“小事”實惠。“泥腿子”干部雖然形象不怎么樣,卻能真正得民心。
守信踐諾方能得民心。信守承諾不僅是一種品行,更是一種責任;不僅是一種道義,更是一種準則,無論對上級領導還是對群眾,都要做到踐諾、守信,不輕易表態、承諾、許愿,不開空頭支票,一旦做出承諾,就要想方設法實現,以實際行動做到“以信立政,取信于民”。(滄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