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隨著省部級問題官員接踵落馬,涉及多個省份的人事調整正在展開。記者觀察發現,此輪調整,有兩個明顯特征:第一即為“補缺”意味明顯;第二是多個省份組織部長或紀檢書記易人,為深化改革及強力反腐提供組織保證。(人民網2014年9月1日)
黨政機關要想在今后的發展中,做到健康長遠發展,就必須在選人用人上嚴格把好關,為把政治上靠得住、工作上有本事、作風上過得硬、人民群眾信得過的干部選拔到各級領導崗位提供有力保障,自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開展以來,多名省部級官員落馬,他們的落馬不僅說明了我們黨在反腐力度上的加大,更是說明我們黨在多年來用人上存在一系列的問題,我們不僅要將這些腐敗分子清除出黨,更要為后人做好警示教育,讓那些“補位”的人清除認識到自己的職責和歷史責任。
當今社會,腐敗成為影響黨政領導干部隊伍純潔性的重點,也是玷污共產黨員的形象,如何正確運用好黨政領導干部手中的權力和義務,是我們更好地加強干部隊伍思想政治建設,保持黨員干部隊伍的先進性、純潔性的重要表現。
當然,黨政領導干部隊伍的選拔任用理應合理、合法、合規律,我們黨要優化干部隊伍結構,大力培養和選拔優秀青年干部,增強干部隊伍生命力和活力,充分調動干部的積極性。
廣大黨政領導干部在工作和生活中也要嚴于律己、尊從民意,轉變工作作風,提高行政效能,抓好工作落實,努力做到為民、務實、清廉。在面對一切誘惑和陷阱時,要保持清醒頭腦,時刻警鐘長鳴,以前車之鑒時刻提醒自己,不再犯跟“前輩們”同樣的錯誤,要以高度的政治敏銳性,時刻守候自己手中的權力,以拒腐的心態,時刻提醒自己在政治上要清醒、經濟上要清楚、生活上要清白。
作 者:再苦也要微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