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榮縣高山鎮會議室入座了150多名鎮機關和村(社區)干部,會場內鴉雀無聲。“拿到評選表后,可以打勾勾了,最多評3個最少評1個。”鎮黨委書記楊逢明在主席臺上說。(8月25日《四川農村日報》)
這是高山鎮借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開展的“最不受基層歡迎的機關干部”評選現場。記者了解到,評選不分領導干部還是普通職工,一視同仁,參與評選的既有村(社區)干部、群眾代表、還有鎮機關干部本人。
評選最不受歡迎干部要“名副其實”。既不激進,也不吆鴨子,當中庸干部,易被劃入最不受歡迎的機關干部范圍,也包括有無吃拿卡要,是否有不給好處不辦事行為,是否工作推諉扯皮,是否利用工作職務之便侵占公款公物,是否下村流于形式等,群眾可當面提,也可以書面投入意見箱。
評選最不受歡迎干部要有后續動作。“被評選出的‘先進’人物,要被誡勉談話,取消該職工本年度評優資格。”楊逢明說,評選目的是促進工作作風轉變。通過無記名投票,鎮農業部門的一位職工,成了本次評選的“名花得主”,如果年終評選時被連選,年終將被扣發獎金400元,而且要在全鎮干部群眾中通報。
評選最不受歡迎干部的目的是力促涌現好干部。“明年,鎮人大還將對駐鎮單位的干部職工開展類似的評選,讓人大代表和村民代表評議駐鎮單位干部職工,促進作風轉變,進一步融洽干群關系。”楊逢明說。
評選最不受歡迎干部要注意避免進入指標誤區。“拿起筆還很難畫下去。這樣評選也是好事,能讓哪些平時不給好處不辦事的干部敲個警鐘。”一名不愿透露姓名的村主任說。打勾勾的筆難落下,被評選的心里打鼓,“花”落誰的頭上,是一件不光彩的事情。參與評選打勾勾的村(社區)干部,也必須深思熟慮十分慎重。而一些干部擔心,如果一個村(社區)的干部們都是好干部,但因“最不受歡迎干部”需一個指標名額,這樣為了選舉而選舉,那其后果也不堪設想。
評選最不受歡迎干部出奇效。鎮紀委的同志說,雖然評選帶刺,但效果好。“我今年到鎮政府辦了生育和建房兩件事,為我辦事的人都是笑瞇瞇的,態度很好。”走出政府大院的村民李學貴說。
總之,這種評選不是目的,而在于通過這種形式來披露長期存在于黨員干部中的不良作風,讓廣大黨員干部認識自身不足,照鏡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以更好的精神面貌投入到為人民服務的實踐中去。